最近总能收到一些朋友的私信,问征信不太好,到底还能不能借到钱。说实话,每次看到这种问题,我都想先提醒一句:征信差确实会让借钱的难度增加不少,但也不是完全没机会。关键是要找对路子,同时把眼睛擦亮,别踩那些坑。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的经验,跟大家聊聊征信差的人能从哪些地方借到钱,以及每个途径需要注意什么。
先得说清楚,征信差这个概念其实挺宽泛的。有的人可能只是近两年有过几次信用卡逾期,金额不大、时间不长;有的人可能是征信查询记录太多,显得很缺钱;还有的人可能有过严重逾期,甚至呆账、坏账。不同程度的差,能选择的借钱途径也不一样。所以第一步,建议先自己查一下征信报告,看看具体是哪方面的问题,心里有个数,才好针对性地找渠道。
第一个能考虑的,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这里说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是指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比起银行,这些机构的风控模型可能更灵活,不一定完全卡征信报告,有的会结合你的收入情况、工作稳定性来综合评估。比如如果你每个月工资流水稳定,哪怕征信上有一两次逾期,只要已经结清,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可能还是会给额度。不过要注意,这类贷款的利率通常会比银行高一些,一般年化利率在10%-24%之间(超过36%的就是高利贷,绝对不能碰)。申请之前,一定要先查清楚这家机构有没有金融牌照,可以去央行官网或者地方金融监管局网站查,没有牌照的千万别碰,很可能是套路贷。
第二个途径,是抵押贷款。如果手里有房产、车产这些值钱的东西,不妨考虑用它们做抵押来借钱。抵押贷款的逻辑很简单:你把东西抵押给机构,机构手里有了保障,就算你征信稍微差一点,他们也愿意放贷,因为就算你还不上,他们可以通过处置抵押物来收回钱。不过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抵押的资产得是你自己的,而且产权清晰,不能有纠纷;二是要想清楚自己的还款能力,要是到期还不上,抵押的房子、车子可能真的会被收走,风险比信用贷高得多。另外,办理抵押贷款的时候,记得找正规的金融机构,别找那些打着快速抵押无资质抵押旗号的小公司,免得被忽悠签了不平等合同。
第三个可以试试的,是担保贷款。简单说,就是找一个征信好、有稳定收入的人给你做担保人。担保人要承担连带责任,也就是说,如果你还不上钱,担保人就得替你还。所以机构看到有担保人,会觉得风险降低了,对主贷人的征信要求自然就松一些。不过这种方式对担保人的要求挺高,一般得是有稳定工作(比如公务员、国企员工)、征信良好、收入能覆盖贷款金额的人。而且一定要跟担保人把话说清楚,别因为借钱的事影响了朋友或家人的关系。另外,签担保合同的时候,仔细看条款,确认担保人的责任范围和期限,别稀里糊涂就签字。
还有一种,是部分互联网平台的信用贷。现在有些互联网平台做贷款,不只是看征信报告,还会结合你的大数据信息,比如日常消费习惯、支付记录、工作信息等。如果你的征信只是不太好,但大数据表现不错——比如每个月都有稳定的工资入账,消费理性,没有频繁更换手机号或住址——说不定能申请到额度。不过这类平台鱼龙混杂,一定要选那些背景靠谱的大平台,比如有银行或持牌金融机构合作背景的。申请的时候,注意看借款协议里的利率、服务费、违约金这些,算清楚实际的借款成本,别被低利息的幌子骗了,有些平台会把利息藏在服务费里,实际利率很高。
说完能借到钱的途径,必须得强调几个注意事项,这些比找到途径更重要。第一,别病急乱投医,看到征信黑户也能借无视征信的广告就冲上去。这种广告十有八九是陷阱,要么是高利贷,利滚利让你还不清;要么是骗你先交手续费保证金,交完钱就消失。第二,借钱之前一定要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算清楚每个月要还多少,会不会影响正常生活。征信差的时候借钱,本身成本就可能比别人高,要是再逾期,征信就更差了,以后想翻身就难了。第三,别频繁申请贷款。不管是哪个渠道,申请的时候机构大多会查征信(就算不查央行征信,也可能查百行征信等其他信用报告),申请一次就多一条查询记录,查多了会让机构觉得你很缺钱,反而更不愿意放贷。
最后想多说一句,征信差虽然能借到钱,但这些途径说到底只是应急,不是长久之计。真正该做的,是慢慢养好自己的征信。比如把已经逾期的欠款尽快还清,别再新增逾期;信用卡和贷款按时还,哪怕还最低还款额也行;别乱点网贷链接,减少不必要的征信查询。养征信可能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但坚持下去,以后再借钱,选择会多很多,利息也会低不少。
总之,征信差不是世界末日,找对正规渠道,做好风险评估,还是能借到钱的。但记住,借钱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制造新的麻烦。希望大家都能理性对待,早日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