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贷款

消费金融会上门催收吗?真实情况和应对方法

尹经理            来源:希财网
尹经理 贷款顾问
咨询TA

最近有几个朋友私下问我,欠了消费金融的钱,到底会不会真的上门催收?说实在的,这问题我每周都能碰到三四回,尤其是逾期超过两个月的用户,几乎都会反复纠结这个事。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接触的案例和行业里的实际操作情况,跟大家掰开揉碎了说清楚——消费金融到底会不会上门催收,以及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应对才不吃亏。

消费金融会上门催收吗?真实情况和应对方法

先给个明确的结论:消费金融公司有可能上门催收,但绝对不是100%会。这事儿得看三个关键因素:逾期时间、欠款金额以及你的沟通态度。

先说说逾期时间。刚逾期1个月内的,基本不用慌。这时候消费金融公司内部的催收团队主要做的是“提醒式催收 ”,每天发几条短信、打两三个电话,提醒你“账单逾期了,尽快处理”。语气一般都比较客气,毕竟这阶段大部分用户可能只是忘了还款,或者暂时周转不开 but很快就能补上。我去年碰到个用户,逾期20天,接了三四个电话后赶紧还了,后续再没接到过催收电话。

但要是逾期超过3个月甚至半年,情况就不一样了。这时候你的案子大概率会转到第三方催收公司,或者消费金融公司内部的“疑难账户组”。这些团队的催收力度会明显加大——电话频率变高,甚至会联系你留过的紧急联系人。至于上门催收会不会启动?得看欠款金额。

行业里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 ”:单家消费金融公司欠款低于1万的,上门概率不到5%。为啥?成本不划算。上门催收要派人、车马费、时间成本,为了几千块钱跑一趟,很多公司觉得不值当。但要是欠款超过五万,尤其是逾期半年以上的,上门的可能性能飙升到30%以上。我今年初在某投诉平台看到个案例,用户欠某头部消费金融公司七万多,逾期八个月,催收团队先是发邮件说要“外访核实家庭情况”,一周后真有人去了他老家,不过是和他父母沟通还款计划后就离开了,可以说是合法合规的。

再说说上门催收前的流程。就算对方真打算上门,也不会突然杀过来。按行业规范,至少会提前3天通过短信或电话通知你,告诉你大概哪天、几点到,去你填写的家庭住址还是工作单位。去年有个用户跟我说,他收到短信“将于X月X日1O点至你户籍地XX街道催收,请配合”,后来他主动联系客服协商,最后改成了分期还款,上门的事就不了了之了。

这里必须划重点:上门催收不等于“暴力催收”。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和《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催收人员上门时必须出示工作证、委托书(证明是受消费金融公司委托),而且不能采取恐吓、骚扰、威胁的行为。比如不能在你家门口喷大字、大声嚷嚷“欠债不还”,更不能未经允许闯进你家。要是碰到这些情况,直接报警,保留好录音录像证据,一告一个准。

那要是真有人上门了,该怎么办?记住三个步骤:先核实身份,再控制沟通范围,最后留好证据。

第一步,别慌着开门,先隔着门让对方出示证件,拍照留存。然后打电话给消费金融公司官方客服,报上你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确认这个人是不是他们授权的催收人员。之前有用户碰到过“假催收”上门骗钱,就是靠这一步识破的。

第二步,沟通时别让对方进家门,就在楼道或小区门口谈。重点说两件事:你目前的收入情况、能拿出多少还款金额,以及希望分多少期还。记住,态度要诚恳但别软弱,把困难说清楚,比如“我刚换工作,这个月只能还2000,剩下的能不能分12期?”大部分催收人员是带着“促成还款”的任务来的,你只要有明确的还款意愿和方案,他们更愿意回去反馈协商,而不是硬逼着你当场掏钱。

第三步,全程录音。现在手机都有录音功能,提前打开,把对方说的话、你的诉求都录下来。万一后续有纠纷,这就是你的证据。去年有个用户被催收人员威胁“不还钱就让你街坊邻居都知道”,他把录音发给消费金融公司客服,对方第二天就道歉并换了催收团队。

最后想说句心里话:与其担心上门催收,不如在逾期初期就主动行动。很多人逾期后直接失联,电话不接、短信不回,以为能躲过去,结果反而让对方觉得“这个人没还款意愿”,更容易启动上门程序。其实你只要在逾期一周内联系客服,说明情况申请延期或分期,80%的公司都会同意。我接触过的用户里,最快的当天就能办下来分期,最慢的也就三天审核期。

说到底,消费金融公司的目的是收回欠款,不是跟你“死磕”。上门催收只是他们众多催收手段中的一种,而且是成本较高的一种。只要你别失联、有还款意愿、金额不是特别大,大概率不会走到上门这一步。就算真上门了,按我说的步骤应对,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就行。

广告
?x

该页面不兼容电脑版本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