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贷咨询这行做了快十年,发现很多用户对还款规则的细节搞不清楚,尤其是花呗这种高频使用的工具,分期和最低还款的组合问题问得特别多。最近后台就收到好几个私信:“我上个月办了花呗分期,这个月手头还是紧,能不能最低还款?”今天就结合实际规则和用户常踩的坑,给大家说透这件事。
先说结论:花呗分期后能不能最低还款,得分两部分看——已经分期的账单,每期必须按时足额还,不能最低还款;但如果账单里还有没分期的金额,这部分可以选最低还款。
先拆解一下花呗的账单构成。咱们用花呗消费后,账单里通常有两种金额:一种是办了分期的(比如分3期、6期的那部分),另一种是没办分期的(可能是没超过分期门槛,或者自己没选分期的消费)。这两部分的还款规则完全不一样。
举个真实案例,上个月有个用户小张,账单总额8000元。他月初把其中5000元分了6期,每期本金833元+手续费30元(假设手续费率0.6%),所以分期部分每期要还863元。剩下的3000元没分期,他当时想着“反正分期了,剩下的慢慢还”,结果这个月还款日一看,傻眼了——系统提示他“分期账单需全额还款”。
这里就要划重点:分期账单本身是“固定金额还款”。你办分期时,相当于和支付宝签了协议:这部分钱分几期还,每期还多少本金+手续费,都是定死的。比如小张分6期的5000元,从分期当月开始,连续6个月,每月都得还863元,少一分都算逾期。之前有个用户就是少还了5块钱手续费,结果当月征信报告就记了“逾期”,后来花了好大功夫才申诉清楚。
那没分期的3000元呢?这部分其实可以选最低还款。花呗的最低还款额通常是未分期金额的10%(具体以账单显示为准),小张这3000元没分期,最低还款额就是300元。他只要还够300元,这部分就不算逾期,但剩下的2700元会从还款日次日开始按日计息,日利率0.05%(年化18.25%),直到还清为止。
这里有个用户常犯的误区:以为“分期”和“最低还款”是“叠加buff”,办了分期就能让所有账单都能最低还。其实不是。分期只针对你选的那部分金额生效,没分期的金额该怎么还还怎么还,最低还款的规则对这部分依然适用。
再说说实操中要注意的细节。打开花呗账单页面,你会看到“本期应还金额”下面有两行小字:“分期账单”和“未分期账单”。比如你这个月账单10000元,分了6000元3期,那“分期账单”里会显示2000元+手续费(假设每期手续费36元,共2036元),这部分必须全额还;“未分期账单”4000元,下面会标“最低还款400元”,这部分可以选最低还。
如果账单里全是分期金额,没有未分期的呢?比如你上个月消费10000元,全部办了12期分期,那这个月的账单就只有分期部分的833元+手续费(假设60元),共893元。这种情况就只能全额还893元,没有最低还款的选项,因为压根没有未分期金额让你选最低还。
还有用户问:“如果分期后实在没钱,能不能把分期账单也改成最低还款?”明确说:不行。花呗的系统逻辑里,分期账单一旦生成,每期还款金额就是固定的,不支持再改成最低还款。之前有个用户试着只还了分期账单的一半,结果第二天就收到支付宝的短信提醒“分期账单逾期,需尽快补齐”,还产生了逾期罚息(按未还金额的0.05%/天算)。
那真遇到资金紧张怎么办?有两个实际办法。第一,检查“未分期账单”能不能最低还,先把这部分的最低额还上,减少逾期风险;第二,看看分期账单能不能提前还款。比如你分了12期,现在还到第3期,手头突然有钱了,可以提前把剩下的9期一次性还了,手续费通常会按实际使用期数算(比如提前还的话,只收前3期手续费,后面9期不收),能省点成本。
最后提醒一句:最低还款虽然能缓解短期压力,但利息成本不低。按日息0.05%算,1万元一天就是5块,一个月就是150块,长期下来不是小数目。如果经常需要最低还款,建议还是调整消费习惯,或者提前规划好资金,别让利息越滚越多。
总之,花呗分期后能不能最低还款,核心看“有没有未分期金额”。分期部分必须足额还,未分期部分可以最低还。记不住的话,下次看账单时多留意“分期账单”和“未分期账单”的标注,按规则来,就不会踩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