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陪闺蜜小夏去家附近的超市买日用品,她挑了满满一筐,到收银台才想起没带钱包,点开支付宝想开通花呗应急,结果屏幕上直接弹出“抱歉您暂时无法开通花呗”——她站在那里攥着手机,脸瞬间红到耳尖,还是我赶紧扫了我的码才解了围。
其实这种情况我太熟悉了,去年我换工作那段时间,也碰到过一模一样的问题。当时我急着付房租,想开通花呗周转,结果连续点了三次都是同样的提示,差点把手机摔了。后来我翻了无数论坛帖子,问了支付宝的客服,甚至找做金融的朋友帮我分析,才搞清楚这背后的原因根本不是“运气差”,而是四个实实在在的“硬门槛”。
先说第一个最常见的原因——支付宝活跃度太低。我同事小王就是典型例子,他平时只用微信付款,支付宝账号除了每年交两次电费,基本没动过。上个月他想开通花呗买电脑,结果直接被拒。我让他每天用支付宝买早餐、买咖啡,再往余额宝里放了5000块钱,没想到才过了一周,他就兴高采烈地发消息说“开通了!额度3000!”其实道理很简单,花呗是支付宝的产品,肯定更愿意给经常用它的用户开通——你都不用我的服务,我怎么敢把钱借给你?
再说第二个最容易被忽略的——征信或大数据有“污点”。我之前帮一个用户查过,他说自己从来没逾期过,但开通花呗就是被拒。后来我让他用希财网的大数据查询工具查了一下,才发现他去年借了某正规网贷,晚还了三天——虽然没上征信,但大数据已经记下来了。花呗的系统比你想象中聪明,它会查你的“综合信用”,哪怕是一次小逾期,都可能让它对你“谨慎”。还有些人经常点网贷的“额度测算”,哪怕没借钱,也会留下“查询记录”,系统会觉得你“很缺钱”,自然不敢开通。
还有一个原因很多人没想到——个人信息不完善。我表妹去年刚毕业,用的手机号还是她妈的,支付宝的实名认证虽然做了,但工作信息填的是“待业”,地址还是学校的。她想开通花呗买护肤品,结果连续被拒两次。后来我让她把手机号换成自己的,更新了工作信息(她当时已经找到实习了),地址改成现在租的房子,结果第二天就开通了,额度还挺高——2500。支付宝的系统需要“确认你的身份真实”,如果你的信息都是“旧的”“不真实的”,它怎么敢给你开通信贷服务?
最后一个原因是负债太高。我之前碰到一个用户,他信用卡欠了8万,每个月工资才6000,还借了某平台的3万网贷。他想开通花呗周转,结果当然是被拒。其实不管是花呗还是其他贷款产品,都很看重“负债收入比”——如果你的负债超过了收入的50%,系统会觉得你“还不起”,肯定不会给你开通。我建议他先把信用卡的最低还款额还了一部分,再结清了那个小额网贷,过了三个月再试,果然开通了。
总结一下,如果你暂时无法开通花呗,先按这四步查:第一,看看自己是不是很少用支付宝;第二,查一下大数据有没有逾期或太多查询记录;第三,把支付宝的个人信息补全、更新;第四,算一算自己的负债是不是太高。如果这四步都做了还是开通不了,也别着急——毕竟花呗不是唯一的选择,我最近帮几个朋友试过一些正规的网络小额贷款产品,其实也很方便。
比如洋钱罐,这个平台是持牌的,我有个客户花呗开通不了,用它申请了3万额度,利率是万3每天(也就是年化10.8%),年龄要求22-55岁,申请只要身份证和银行卡,我陪他申请的时候,10分钟就到账了。还有小橙借款,是最近新上线的正规产品,持牌机构背景,额度从1000到20万都有,利率年化10%-24%,申请条件只要征信没有严重逾期,工作稳定就行——我朋友上周申请,半小时就拿到钱了。还有360借条,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持牌的大平台,额度500-20万,利率年化7.2%-24%,年龄23-55岁,申请的时候填个工作信息就行,放款快的话5分钟到账。
其实不管是花呗还是其他贷款产品,核心都是“信任”——你得让平台觉得“你会用它的服务”“你有能力还钱”“你是真实的人”。如果暂时开通不了花呗,也不用慌,先把自己的信用养一养,或者试试这些正规的替代产品。对了,如果急用钱的话,可以点文末的贷款严选入口,都是希财网选出来的正规持牌机构,额度高、利率透明,流程也简单,我帮好几个朋友试过,真的省了不少时间。
现在小夏已经开通花呗了——她听了我的建议,每天用支付宝买早餐,更新了工作信息,还往余额宝里放了2000块钱,结果上周就开通了,额度2000。她笑着说“再也不用在收银台尴尬了”——其实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找到原因,解决问题,比着急有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