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有位读者问我,手里的股票跌了快一个月,今天看筹码集中度居然变低了,这到底是好是坏?要不要割肉?其实这个问题我刚做股票那几年也踩过坑,当时盯着筹码分布图一头雾水,明明股价跌了,筹码怎么反而散了?后来摸爬滚打久了,才慢慢搞懂这里面的门道。今天就结合我的经验,跟大家聊聊下跌时筹码集中度变低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普通散户该怎么应对。
先说说啥是筹码集中度。说白了就是这只股票的流通股掌握在多少人手里,集中度低,说明持股的人变多了,每个人手里的股份少了——比如原来1000股可能在10个人手里,现在分到了50个人手里,这就是集中度变低,也就是筹码分散。
那股价下跌时,筹码为啥会分散?常见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主力出货。比如之前涨得挺好的票,突然开始跌,这时候如果主力觉得差不多了,就会悄悄把手里的筹码卖给散户,散户看到股价跌了,觉得便宜了就去接盘,结果就是持股人数变多,筹码自然就分散了。我2019年遇到过一只消费股,当时从高位跌了30%,筹码集中度一路走低,我当时以为是黄金坑,结果后面又跌了20%,后来看龙虎榜才发现,机构席位连续一周净卖出,明显是主力出货给散户了,散户接盘导致筹码分散,后面没人拉,自然涨不起来。
另一种情况就复杂点,可能是主力在洗盘吸筹。比如股价下跌时,主力故意砸盘,让散户恐慌割肉,这时候会有新的散户进来抄底,短期持股人数增加,筹码集中度变低。但如果主力是真的想吸筹,后续会在低位震荡,慢慢把散户手里的筹码再买回来,这时候筹码集中度又会重新升高。去年我跟踪的一只新能源票就是这样,跌了两个月,筹码集中度先降后升,当时我没看懂,直到后来看到主力资金流向显示,虽然股价跌,但大单净流入一直在增加,小单净流出——这明显是散户在卖,主力在买,后面果然一波反弹涨了50%。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散户自己判断筹码分散是出货还是吸筹,真的太难了。你得看龙虎榜、股东人数变化、主力资金流向,还要结合股价趋势和市场情绪,信息太多,光看股吧和新闻根本理不清。我以前为了搞懂一只票的筹码情况,经常熬夜翻研报、算股东人数变化,结果第二天开盘还是判断错,白白浪费时间。
后来我开始用工具辅助分析,试了不少软件,最后留下来的是希财舆情宝。不是说它多神,但对散户来说,确实能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痛点。就拿筹码集中度这件事来说,它里面有个资金面分析功能,能实时抓取主力资金流向和龙虎榜数据,不用自己一个个网站去查。比如上个月那只下跌中筹码分散的半导体票,我在舆情宝上看到它的主力资金流向显示连续5天大单净流入+小单净流出,结合龙虎榜有两家机构在买入,虽然当时股价还在跌,但我心里就有底了——这大概率是主力在低位吸筹,而不是散户接盘。后面果然没让我失望,两周后股价就企稳反弹了。
而且它不光能看资金流向,还有个舆情评分也挺实用。每只股票会根据消息面、技术面、业绩面这些维度,生成0-100分的评分,比如一只票筹码分散但舆情评分一直在60分以上(正面),说明市场情绪没那么差,可能只是短期波动;如果评分跌到40分以下(负面),那就要小心是不是真的出问题了。我现在每天开盘前都会打开看看自选股的舆情评分,省了不少盯盘时间。
可能有人会说,工具都是要花钱的吧?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担心这个。但希财舆情宝每天都有免费额度,比如舆情报告、主力资金流向这些核心功能,不用花钱就能看。我刚开始就是每天用免费额度查几只票,觉得确实有用才开通的会员,算下来投入成本真不高,比起之前踩的那些坑,这点钱真不算什么。
最后想跟大家说,下跌时筹码集中度变低不是绝对的好或坏,关键是要结合资金动向和市场情绪来判断。如果你觉得自己分析不过来,不妨试试用工具辅助。现在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直接在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每天都能免费查看主力资金流向和舆情评分,先体验再说,觉得有用再考虑开通会员也不迟。毕竟对咱们散户来说,少踩一个坑,可能就把会员费赚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