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有不少朋友问我,科创板股票怎么看退市风险?说实话,每次看到有人因为不懂规则踩雷退市股,账户一下子缩水大半,真挺揪心的。科创板退市规则和主板不太一样,退市速度快、情形多,散户要是没提前做功课,很容易栽跟头。今天就结合我这几年的经验,跟大家聊聊科创板退市的那些风险点,以及咱们普通投资者该怎么避开这些坑。
先说说最常见的财务类退市风险。科创板对财务指标要求挺严的,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或者连续两年净资产为负,直接就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也就是*ST),第三年还没改善就退市。之前有只科创板股票,第一年净利润负数、营收8000万,第二年还是老样子,当时好多散户觉得应该没事吧,结果年报一出直接*ST,后面股价跌了70%才退市,想跑都来不及。这种财务类风险,关键看两点:净利润和营收的组合,还有净资产。但问题是,财报那么厚,散户哪有时间一个个数据抠?我平时看这些,会用希财舆情宝的风险预警提示功能,它专门汇总了商誉减值、财务指标不达标这些退市相关的风险点,直接在个股舆情报告里标红提示,不用自己翻几十页年报,省事儿又准确。
再就是交易类退市,这个更隐蔽,但杀伤力不小。科创板股票如果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或者连续20个交易日市值低于3亿元,直接退市,没有ST缓冲期。去年有只半导体股,因为行业周期下行,股价从10块一路跌到1块附近,当时股吧里还有人喊抄底,结果第20个交易日收盘价0.98元,当天晚上就发了退市公告。这种风险,单看股价波动很难察觉,得结合市值和交易天数算。我自己会用舆情宝的股价异动原因分析,它会把股价下跌和市值变化的风险点拎出来,比如连续15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存在交易类退市风险,提前给个提醒,避免踩中这种温水煮青蛙的坑。
还有规范类退市,比如信息披露违规、公司治理出问题。之前有家科创板公司,因为年报里隐瞒了重大担保事项,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最后直接认定为重大违法退市。这种风险更难防,散户根本没法从公开消息里提前知道。不过我发现舆情宝的监管处罚预警挺有用,只要公司收到监管问询函、立案调查通知书,它都会第一时间抓取并解读影响,之前那只被立案的股票,舆情宝在收到调查通知书当天就把风险等级调到严重负面,评分从60多直接掉到20,这时候跑还来得及。
说到评分,舆情宝的舆情评分功能我每天必看。它会给每只股票打0-100分,对应不同的舆情标签。如果一只股票评分从60以上慢慢掉到40以下,甚至出现负面严重负面标签,就得警惕了——这往往说明市场对它的预期在变差,很可能藏着没爆出来的风险。之前有只科创板股票,我观察它的舆情评分曲线,三个月从75掉到18,中间还穿插了好几次监管处罚预警,当时就提醒身边朋友别碰,后来果然因为财务造假退市了。这个评分曲线就像股票的健康体温计,趋势往下走的时候,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其实散户防退市风险,最难的是信息不对称。财报数据太专业看不懂,股吧消息真真假假,公告又多到看不过来。希财舆情宝刚好能解决这个痛点,它把退市相关的风险点——比如财务指标不达标、股价市值过低、监管处罚、信息披露违规——全都整合到舆情报告里,用大白话解读,还配了风险等级提示。关键是,这些功能不用花钱也能体验,大家可以直接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报告和风险预警额度,先看看它怎么分析那些有退市风险的股票,心里有个数。
最后想提醒大家,科创板退市制度本来就是宽进严出,目的是让优质企业留下,垃圾股淘汰。咱们散户与其赌乌鸡变凤凰,不如踏踏实实做好风险排查。平时多看看舆情宝的风险预警和评分趋势,别等退市公告出来才追悔莫及。投资是长期的事,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对了,关注希财网公众号还能收到每日舆情报告推送,不用整天盯盘也能及时看到风险提示,有空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