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用了十年通达信的老股民,我太清楚技术指标对散户的意义了。刚入市那几年,我每天盯着MACD、KDJ这些指标画线,以为金叉就是买入信号,死叉就赶紧跑,结果好几次明明指标走好,股价却突然跳水,后来才明白,光看技术面根本不够。
通达信里的指标少说有上百个,但真正实用的也就那几个。MACD我一般用来判断趋势,零轴上方金叉大概率是上涨趋势,零轴下方死叉就得小心调整;KDJ更适合看短期超买超卖,数值超过80可能要回调,低于20反而有反弹机会。但你得结合位置看,去年有只票KDJ在高位金叉,我以为要加速涨,结果是主力诱多,第二天直接低开5个点,后来才发现当时股价已经翻倍,高位金叉就是个陷阱。
说实话,技术指标本身没问题,问题出在散户容易唯指标论。你可能也遇到过这种情况:MACD刚出现二次金叉,公司突然发个业绩预亏公告,股价直接跌停。2020年我就踩过这种坑,拿着一只消费股,日线MACD水上金叉,周线也在上升通道,结果当晚出了商誉减值3个亿的公告,第二天一字板跌停,根本跑不出去。那时候我才意识到,技术指标是资金博弈的结果,而资金博弈的背后是消息、业绩、情绪这些活生生的变量,只看K线图就是盲人摸象。
后来我开始研究怎么把技术指标和其他维度结合起来。试过自己整理新闻研报,每天收盘后翻几十篇文章,眼睛都看花了;也买过付费的资金流向软件,但数据滞后一天,等看到主力出货时,股价早就跌下来了。直到去年用了希财舆情宝,才算找到性价比最高的解法。
它最让我惊喜的是技术面分析模块。比如看通达信MACD金叉时,我会同步打开舆情宝,它不光显示MACD的形态,还会告诉你这波金叉是主力资金净流入推动(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买入1.2亿)还是散户跟风买入(股吧讨论热度突然上升300%)。上次我关注的一只半导体票,日线MACD刚金叉,舆情宝提示股东人数连续3期减少(筹码集中),叠加行业研报上调评级,结合技术面买入后,半个月涨了18%。
更关键的是它能帮你避开指标陷阱。上个月有只票KDJ低位金叉,看着像反弹信号,打开舆情宝的风险预警,直接跳出公司被监管问询(未披露关联交易),再看舆情评分只有28分(负面标签),果然没两天就出了立案调查公告,股价暴跌。现在我养成了习惯,不管多好的指标形态,先看一眼舆情宝的5大维度分析,尤其是资金面和消息面,避免只看指标的盲区。
现在每天打开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都能免费看3次个股的舆情报告(包含技术面、资金面解读),不用自己盯盘整理数据。公众号还会推送自选股的紧急消息,上周我持仓的票突然放量下跌,还没等打开通达信,公众号就弹了提示股价异动:因行业政策调整,主力资金净流出8000万,点进去看舆情宝的实时解读,原来是上游原材料涨价的利空,赶紧止盈保住了利润。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担心付费软件是智商税,但每天免费额度够看几只重点票,真遇到看好的标的,花点小钱开通会员,比起踩一次雷亏的钱,这点投入根本不算什么。你不用纠结会员价格,先去微信小程序搜希财舆情宝,每天免费体验几次技术面+舆情分析,看看它怎么帮你把通达信指标用活,你就知道值不值了。
通达信的指标是工具,但工具要用对场景。与其对着K线图猜主力意图,不如用舆情宝把技术面、消息面、资金面串起来看。现在关注希财网公众号,还能免费领一周的主力资金流向查看权限,赶紧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