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有个老股民朋友问我:一只股票负债率都快到80%了,能不能买?看着K线形态还行,但总怕踩雷。其实这问题我每天都会碰到,散户朋友对高负债率这四个字好像自带恐惧,觉得沾上就是雷区,但真要一刀切说不能买,又错过不少机会——去年有只新能源赛道股,负债率常年75%以上,结果靠着扩产订单,股价翻了两倍。
所以今天想聊聊,高负债率的股票到底能不能买?关键得看这几点,都是我自己踩过坑、也靠分析赚过钱的实在经验。
先搞清楚:负债率高,不一定是坏事
去年我帮一个新股民看他持仓的地产股,负债率90%,他吓得连夜想割肉。我让他先别急,打开F10看负债结构——结果长期负债占比80%,而且大部分是预售房款(无息负债),有息负债才15%。这种就是典型的行业特性导致的高负债,地产公司靠预售回笼资金,负债里一大半是欠购房者的钱,只要项目正常交付,就是良性循环。后来那只股年报出来,净利润增长12%,股价跟着板块反弹了30%。
但另一种情况就得警惕。前年有只制造业股票,负债率从50%飙到70%,我一看财报附注,短期借款增加了3个亿,全是找银行借的高息贷款,可公司毛利率才10%,一年利润刚够还利息。这种为了维持经营借钱的高负债,就像给车加劣质油,看着能跑,发动机早晚会出问题——后来那公司果然因为还不上贷款被ST了。
所以负债率高不高,得先看为什么高:是行业天生如此(比如银行、地产、航空),还是公司在主动扩张(借钱扩产、搞研发),或者已经是经营恶化的信号(利润不够付息,靠借钱续命)。这三种情况,风险天差地别。
判断高负债股能不能买,记住这四个对比
普通散户没精力像机构那样扒财报附注,我自己总结了几个简单的对比方法,不用算复杂公式,看关键数就行:
第一,跟同行比。比如银行股,行业平均负债率90%,你手里那只92%,其实算正常;要是科技股,同行平均40%,你这只70%,就得警惕。之前有朋友拿一只半导体股问我,负债率65%吓一跳,我让他看同行业龙头,负债率都在60%-70%,因为研发投入大、设备采购需要融资,这就是行业常态。
第二,看负债好不好还。打开资产负债表,先看有息负债占比——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这些是要付利息的,占总负债比例越高,压力越大。再看货币资金能不能覆盖短期有息负债,比如账上有10亿现金,短期有息负债8亿,那问题不大;要是现金3亿,短期负债15亿,就得当心短期偿债危机。
第三,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有些公司利润表做得好看,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常年为负,这种纸上富贵还不上债。我习惯用利息保障倍数(EBIT/利息费用),简单说就是赚的钱够不够付利息,大于5倍算安全,小于2倍就得捏把汗——去年有只消费股暴雷前,这个数字已经跌到1.2倍,当时没在意的散户,后来直接吃了三个跌停。
第四,负债能不能滚出利润。如果公司借钱是为了扩产、拿订单,而且新产能投产后毛利率能提升,那高负债反而是机会。比如前年有只光伏组件股,借钱扩产20GW产能,当时负债率冲到78%,但那年全球组件需求爆发,新产能一投产,净利润直接翻倍,负债率反而降到65%,股价跟着涨了150%。
散户最头疼的:没时间分析,怕漏掉关键风险
说实话,这些分析方法说起来简单,但真让散户每天翻十几份财报、对比行业数据,根本不现实。我自己以前也踩过坑——看好一只医药股,觉得负债率60%还行,结果没注意到商誉占净资产40%,后来商誉减值,直接吃了跌停。这就是典型的只看表面数据,漏掉隐藏风险。
后来我开始用希财舆情宝的AI财报功能,才算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会把财务数据拆成6个维度评分: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这些,每个维度单独打分,最后给个综合财务评分。比如前阵子看一只高负债的基建股,总负债率82%,但舆情宝的偿债能力评分有75分(满分100),点开一看,原来它长期有息负债占比90%,而且订单金额是总负债的3倍,现金流完全能覆盖利息,风险其实很低;反倒是另一只负债率60%的电子股,偿债能力评分只有45分,风险预警里提示短期有息负债是货币资金的2倍,这种我就直接排除了。
最实用的是它的风险预警提示,像商誉减值、监管处罚、股东质押比例过高这些散户容易忽略的风险点,它会直接标出来。比如上个月有只消费股,表面负债率不高,但舆情宝提示近半年机构评级从‘买入’下调到‘中性’,我去查研报才发现,公司渠道库存积压严重,要不是这个提示,可能又要踩雷。
普通散户怎么试错成本最低?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种工具肯定很贵,其实完全不用担心。希财舆情宝每天都会刷新免费额度,像财务评分、风险预警这些关键功能,每天都能免费看几次,足够散户判断一只股票的财务健康状况了。我自己现在每天都会用免费额度扫一遍持仓股的财务评分,有异常就及时处理,比以前自己熬夜翻财报效率高多了。
如果想深入分析,开通会员的成本也不高,具体价格可以去会员页看,反正我算下来,用它避开一次踩雷,省下的钱早就超过会员费了。对了,直接在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就能用,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还会推送自选股的紧急消息,不用整天盯盘也能抓住关键信息。
最后说句实在话
高负债率的股票不是洪水猛兽,关键看负债是用来做什么的公司能不能扛住压力。但普通散户没精力做深度分析,与其凭感觉赌运气,不如用工具把复杂的财务数据变简单。毕竟投资里,不踩雷比赚快钱更重要——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