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散户炒股最难受的不是踏空,是好不容易拿住一只潜力股,结果在启动前被凶狠洗盘洗出去。我刚入市那几年,这种亏吃得太多了——股价突然暴跌,成交量放大,股吧里全是主力出逃赶紧跑的声音,自己一慌就割肉,结果没几天股价蹭蹭往上涨,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赚钱。后来慢慢总结经验,发现妖股启动前的洗盘其实有规律可循,尤其是结合工具分析后,识别准确率高了不少。
先得搞清楚,洗盘和出货不是一回事。洗盘是主力通过短期打压股价,把意志不坚定的散户震出去,拿到更多筹码;而出货是主力真的在卖,后续股价大概率持续下跌。区别这两点,关键看资金动向和市场情绪,光看K线图很容易被骗。
我总结了五个最常见的洗盘特征,都是这几年实战中遇到的,结合工具分析会更清晰。
第一个特征是成交量先大后小。一般洗盘开始时,主力会故意砸盘,成交量突然放大,看起来像出货,吓走一批人。但砸下去之后,成交量会慢慢缩小,股价在低位横盘,这时候就是散户割肉的高峰期。我之前遇到一只票,连续两天放量下跌,换手率从5%飙到12%,当时我也慌了,后来用希财舆情宝查了主力资金流向,发现龙虎榜数据里机构席位是净买入的,只是游资在砸盘。再看股东人数变化,股东数反而减少了,说明筹码在集中,不是出货。果然横盘一周后,成交量缩到3%左右,然后一根大阳线启动了。
第二个特征是股价宽幅震荡,关键位不破。洗盘时主力会让股价上蹿下跳,比如今天跌5%,明天涨3%,后天又跌4%,振幅特别大,甚至会跌破近期的支撑位,让技术派觉得破位了。但你仔细看,关键的长期支撑位(比如60日均线)往往不会真的跌破,或者跌破后很快收回来。这时候用舆情宝的技术面分析功能会很方便,它能直接调出MACD、KDJ这些指标,我之前就发现,洗盘时KDJ可能会出现超卖,但MACD的中长期趋势还是向上的,这就是区别于出货的信号。
第三个特征是市场情绪多空分歧大,但无实质利空。洗盘阶段,股吧、论坛里肯定吵翻天,看多的说黄金坑,看空的说主力跑了,情绪特别极端。这时候别跟着吵,得看有没有真的利空。我现在习惯用希财舆情宝的利好/利空消息汇总,它会把全网的消息整合起来,比如有没有监管处罚、业绩暴雷、股东减持这些实质性利空。如果没有,只是情绪上的恐慌,那大概率是洗盘。而且它的舆情评分曲线也很有用,洗盘时评分可能会短期下跌,但不会掉到负面区间,趋势还是横盘或者缓升,这跟出货时评分断崖式下跌完全不一样。
第四个特征是主力资金暗中吸筹。表面上股价在跌,但主力资金其实在买。怎么看?看主力资金流向和龙虎榜数据。之前有只票,连续三天股价跌了8%,但舆情宝显示主力净流入5000万,龙虎榜里机构净买入占比60%,游资在卖,但机构在接。这时候就要想,机构会傻到在出货时接盘吗?肯定不会,大概率是洗盘吸筹。散户自己盯龙虎榜很麻烦,舆情宝会直接汇总这些数据,不用一个个网站去翻。
第五个特征是洗盘结束的缩量企稳+舆情回升。洗盘到最后,成交量会缩到近期最低,说明该割肉的都割了,抛压小了。这时候如果舆情评分开始回升,从强中性回到正面,主力资金也开始持续流入,基本就是洗盘结束,要启动了。我去年抓住的一只票就是这样,缩量横盘三天,舆情评分从58分涨到65分,资金净流入连续两天增加,第四天直接高开5%,之后连拉三个板。
说实话,以前光靠自己盯盘、看消息,根本抓不住这些细节,不是反应慢就是判断错。后来用了希财舆情宝,才发现散户缺的不是努力,是信息整合和专业分析能力。你想啊,全网的新闻、研报、资金数据那么多,自己看一天都看不完,还容易被假消息误导。但舆情宝能把这些信息整合起来,从舆情、资金、技术、业绩五个维度分析,直接给你舆情评分和趋势,不用自己一点点抠数据。
最关键的是,它每天有免费额度,比如舆情解析、研报解析、舆情报告这些核心功能,不用开通会员也能看。像我每天早上打开小程序,花五分钟看看自选股的舆情评分和资金流向,就能判断今天要不要加仓或者减仓,比以前盯盘一整天效率高多了。
如果你也经常被洗盘坑,或者没时间分析股票,真的可以试试。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就能免费体验,每天刷新的免费额度足够帮你初步判断是不是洗盘。散户炒股本来就难,用对工具能少走很多弯路。想知道更多识别洗盘的技巧,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里面经常分享实战经验。记住,炒股不是靠运气,是靠方法和工具,别让洗盘把你从妖股上震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