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换手板最多有几板?资深股民实战经验分享

证券刘经理            来源:希财网
证券刘经理 股票顾问
财经领域达人 优质创作者
咨询TA

最近有朋友问我,换手板最多能走几板?这个问题其实我刚入市的时候也纠结过,那时候总想着找个固定答案,比如5板是天花板或者7板必断板,结果踩了不少坑。后来做的票多了才发现,换手板的高度从来不是数字说了算,得看市场给不给机会,资金认不认可。

换手板最多有几板?资深股民实战经验分享

先说清楚,换手板不是简单的涨停板,得是那种成交量放大、筹码充分交换的涨停。我以前遇到过那种缩量涨停的票,看着强势,第二天一放量就崩了,因为前面的获利盘没洗干净,一有风吹草动就砸盘。但换手板不一样,每一次涨停都有新资金进来,老资金出去,分歧转一致的时候,反而更容易走得远。

那到底能走多高?我得说,没有标准答案。弱势市场里,3板可能就是坎,稍微有点利空就断板;但如果市场情绪起来了,板块有持续利好,7板、10板也不是没见过。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去年有一波行情,当时整个板块都在风口上,龙头股每天换手都在20%以上,硬是从5块涨到了20多,中间几乎没大回调。不过这种情况太少了,大部分时候还是得看细节。

哪些细节?我总结了几个关键点。首先是市场情绪,这玩意儿太重要了。以前我判断情绪全靠感觉,看到涨停家数多就觉得情绪好,后来发现不对,有时候涨停多但跌停也多,其实是分化行情。现在我习惯每天早上先看一眼大盘情绪分,超过70分的时候,连板股的容错率会高很多,哪怕盘中炸板也容易回封;低于50分的时候,就得小心了,换手再充分也可能被大盘带崩。

然后是板块热度。换手板能不能持续,跟它所在的板块有直接关系。如果板块每天都有新消息出来,比如政策支持、行业数据超预期,那资金就愿意抱团。我之前做过一只消费股,当时整个消费板块的舆情评分都在80分以上,每天打开舆情报告,全是利好:什么五一假期旅游数据创新高某龙头企业一季度营收增长50%,这种情况下,换手板就容易走成趋势。

还有个股自身的逻辑。如果只是单纯炒概念,没有业绩支撑,走不远;但如果有实实在在的利好,比如订单落地、技术突破,资金就敢锁仓。我会重点看两个东西:一是股东增减持动向,有没有大股东在高位减持,这是明显的利空信号;二是业绩披露进展,营收、净利润这些数据有没有超预期。以前看这些信息得翻财报、刷公告,现在用工具就方便多了,打开个股的舆情报告,资金面、业绩面的关键数据直接汇总好,省了不少事。

说到工具,就得提一下我现在常用的希财舆情宝。说实话,以前做换手板最头疼的就是信息太多,股吧里各种小道消息,研报又长得看不下去,经常漏掉关键信息。比如有一次,我明明看到一只票换手很健康,结果晚上出了个监管问询函,第二天直接跌停,后来才知道早就有风险预警提示,只是我没看到。

现在用舆情宝就不一样了。它有个AI舆情功能,能实时抓全网的消息,不管是新闻、研报还是股吧讨论,都会汇总到舆情报告里。最有用的是它会给股票打分,0到100分,80分以上就是强烈正面。我会重点看舆情评分曲线,如果分数一直往上走,说明市场认可度在提升,换手板的持续性就强;如果突然掉下来,哪怕当天涨停,也要小心第二天回调。而且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解析额度,不用花钱也能看个大概。

当然,光看评分不够,还得看具体的利空利好。比如它会提示有没有商誉减值风险,机构评级有没有下调,这些都是影响换手板高度的隐形雷。之前有只票,舆情评分一直不错,但我在舆情宝里看到股东人数连续三个月增加,这说明筹码在分散,果然没几天就开始回调了。

另外,它的公众号推送也挺实用。以前我得整天盯盘,生怕错过突发消息,现在设置好自选股,一旦有紧急利空,比如公司突发监管处罚,它会直接推到微信上,不用盯盘也能及时止损。这个功能对我们这种没时间看盘的散户太友好了。

回到开头的问题,换手板最多有几板?我觉得没有标准答案,但做好这几点,至少能提高成功率:看大盘情绪分判断大环境,看板块舆情评分找风口,看个股逻辑和风险预警防踩雷。如果你也觉得信息太多处理不过来,不妨试试希财舆情宝,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解析和研报解析额度,关键数据直接看,不用自己费劲整理。

对了,现在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就能免费体验。不用花冤枉钱,先看看适不适合自己,觉得有用再考虑开通会员。毕竟做股票,讲究的就是用最低的成本,获取最有效的信息,你说对吧?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