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A股市场一共几大板块?分类逻辑与分析指南

资深小周经理            来源:希财网
资深小周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后台总有朋友问我,A股市场到底分多少个板块?每次打开交易软件,屏幕上一堆行业概念标签,新手看着确实头大。今天我就结合自己这几年的实操经验,把板块分类的逻辑讲透,顺便分享点普通人也能上手的分析方法。

A股市场一共几大板块?分类逻辑与分析指南

先明确一点,A股板块分类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但最常用的是这三种:按上市地点、按行业属性、按概念主题。咱们一个个说。

上市地点这块比较基础,沪市、深市、北交所是三大主场。沪市主要是大盘股,像金融、能源这类大块头企业多;深市分主板、创业板,中小企业和科技类公司占比高;北交所聚焦创新型中小企业,门槛稍高但成长性标的不少。不过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日常盯盘更关注的是后面两种——行业板块和概念板块。

行业板块是按公司主营业务分的,最权威的是证监会的行业分类,现在常用的申万一级行业有31个,比如医药生物、电子、食品饮料、电力设备这些。这种分类很稳定,比如一家做白酒的企业,不管股价怎么波动,它始终属于食品饮料行业。我平时分析行业时,会重点看两点:一是政策支持力度,比如这两年新能源、人工智能行业的政策红利就很明显;二是景气度,像2023年的AI算力、2024年的机器人赛道,都是业绩增速跑在前面的。

概念板块就灵活多了,它是按热点事件、技术突破、政策风向凑到一起的临时组合。比如2025年上半年炒过低空经济,就是因为当时多地出台了无人机飞行管理政策;还有国企改革中特估,这些都是典型的政策驱动型概念。概念板块的特点是来得快去得也快,2024年有个存储芯片概念,消息出来时连续涨了两周,后面政策落地没超预期,很快就回调了。新手最容易在这里踩坑——看到别人说某某概念要爆发就冲进去,结果根本不知道这个概念的逻辑是什么,资金什么时候撤退。

说实话,以前我自己做板块分析,光整理资料就头疼。每天要看行业新闻、政策文件、机构研报,还得盯资金流向,经常忙到半夜还理不清头绪。后来发现,普通人分析板块最大的痛点不是缺信息,而是信息太多太杂,抓不住核心逻辑。比如上个月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延长,我第一时间想知道哪些细分板块受益,但翻了十几篇新闻,有的说整车厂利好,有的说电池企业更受益,越看越糊涂。

直到去年开始用希财舆情宝的风口解读功能,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会直接拆解政策或行业动态的影响链条,比如那次购置税减免,舆情宝明确指出上游锂矿企业短期受益于需求预期回暖,中游电池材料企业因产能利用率提升盈利改善,还列出了具体的受益逻辑,比如政策延长将推动Q3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20%,锂需求缺口扩大。这种直接给出结论和逻辑的分析,比自己零散看新闻效率高太多。

除了政策解读,行业板块的情绪变化也很关键。比如今年上半年的人工智能板块,4月时舆情热度很高,但5月中旬开始有机构提示算力过剩风险,当时很多人还在追高。我当时通过舆情宝看AI行业的舆情评分,发现评分从85分(强烈正面)掉到了58分(强中性),评分曲线明显拐头向下,这时候就该警惕短期调整风险了。这个评分是基于全网新闻、研报、股吧讨论实时生成的,0-100分对应不同情绪标签,对判断板块热度拐点挺有用。

概念板块的分析更考验时效性。前阵子脑机接口概念突然火了,我身边有朋友跟风买了某只概念股,结果当天晚上公司发公告说未涉及相关业务,第二天直接低开5个点。其实这种风险完全可以提前规避——用舆情宝的风险预警提示功能,能实时抓取个股的监管问询业务澄清这类消息,那只股在概念炒作当天下午就有澄清公告,只是很多人没看到。

对了,现在大家时间都紧,不可能整天盯盘。我现在都是通过希财网公众号接收推送,它会把政策突发利好行业舆情异动这类关键信息直接推到手机上,比如上周人工智能产业规划出台,我早上7点就收到了推送,比看盘软件还快半小时。

最后说下门槛,很多人担心这类工具贵,其实希财舆情宝有免费体验额度,每天都会刷新舆情解析、研报解析的查看次数,像行业舆情评分、风口解读这些核心功能,不花钱也能看个大概。我当时就是先免费试用了一周,发现确实能帮我节省至少3小时分析时间,才决定开通会员的——毕竟对投资者来说,时间成本和决策准确率,比这点会员费值钱多了。

总结下,A股板块看着复杂,但抓住上市地点-行业-概念这个分类逻辑,再用对工具跟踪政策、情绪和风险,普通人也能把板块分析做精。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先免费体验下;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早上8点会推送当天的板块舆情报告,对理清思路挺有帮助。投资嘛,不就是用对方法、省对力气,才能跑得更稳。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