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不少朋友问我,打新中了签,结果一上市就破发,这时候到底该拿着还是赶紧割肉?说实话,这问题我刚入市那几年也踩过不少坑。记得有次中了只科创板新股,开盘就跌了15%,当时脑子一热就割了,结果半个月后它慢悠悠涨回发行价,气得我好几天没睡好。后来做了十几年股票顾问,才慢慢摸出点门道——新股破发后要不要持有,真不是拍脑袋决定的事。
先说说新股为啥会破发。最常见的原因,要么是发行价定太高,比如某只新股市盈率比行业平均高了一倍还多,市场不认账;要么是赶上大盘情绪差,整个板块都在跌,它自然跟着遭殃;还有种情况是公司本身业绩有水分,上市前财报看着光鲜,上市后季报一出就变脸。前两种情况其实还好,第三种才真要小心。
那怎么判断破发后该留还是该走?我通常会从三个角度看。第一看行业趋势,要是公司属于新能源、人工智能这种政策支持的赛道,哪怕短期破发,只要基本面没问题,后面大概率能起来。第二看资金流向,龙虎榜里机构有没有在偷偷吸筹,主力资金是净流出还是净流入。第三看公司本身的经营数据,营收增速、毛利率这些硬指标有没有恶化。
不过说实话,这三点说起来容易,实操时普通散户很难做到。我见过太多朋友,破发后对着一堆研报和新闻发呆,股吧里有人喊加仓,有人喊快跑,越看越乱。前阵子有个老客户更逗,为了研究一只破发股,半夜还在翻公司上市公告书,结果眼睛都熬红了,还是没理出头绪。
后来我给他推荐了希财舆情宝,让他试试里面的舆情评分和财务评分功能。他用了一周后跟我说,以前看一只破发股至少得两小时,现在打开舆情宝,先看舆情评分——如果评分在60分以上,说明市场情绪整体偏正面,哪怕破发,资金关注度也不低;再看财务评分,要是近一年财务评分在70分以上,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这些维度都达标,心里就有底了。
比如上个月有只破发的半导体新股,他看舆情宝的舆情评分曲线一直在55-65分之间波动,属于强中性到正面区间,说明虽然破发,但市场并没有一边倒地看空;再点进财务评分,近一年评分82分,成长能力和资产盈利能力都是A级,他就没急着卖,结果上周公司出了个订单公告,股价直接反弹到发行价以上。
其实散户研究破发股,最缺的就是把复杂信息简化的工具。像舆情宝的AI舆情功能,会把全网的新闻、研报、股吧讨论都整合起来,直接告诉你这只股票的利好利空在哪,主力资金有没有在流入;财务评分更省心,不用自己算ROE、资产负债率,它直接拆成偿债、营运、盈利这6个维度,每个维度多少分一目了然。
关键是现在每天都有免费额度,打开微信小程序搜希财舆情宝,每天能免费看3次舆情评分、2份舆情报告,足够判断一只破发股的基本情况了。要是想深入看财务评分、机构研报这些,开通会员也不贵,一顿饭钱就能用一个月,比起割肉亏的钱,这点投入真不算啥。
当然,也不是所有破发股都值得留。要是舆情宝提示风险预警,比如商誉减值、监管处罚这种信号,或者财务评分低于50分,那该走还是得走。投资嘛,保住本金永远是第一位的。
最后想说,新股破发不可怕,怕的是没章法地操作。与其天天盯着K线图焦虑,不如花几分钟用工具把关键信息理清楚。现在关注希财网公众号,回复舆情宝就能领免费体验额度,或者直接搜微信小程序希财舆情宝,试试用数据说话,可能会发现以前错过不少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