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有个老股民朋友问我:张哥,你看盘时会盯着买卖单吗?我总纠结买单多是不是该买,卖单多是不是得跑,结果好几次都踩坑。其实不止他,我接触的80%散户都有这个习惯——把盘口的买卖单当成买卖信号,可这真的靠谱吗?
说实话,我刚炒股那几年也犯过这错。2019年有只股票,早盘盘口买一到买五堆了几十万手买单,我以为要涨停,赶紧追进去,结果午后直接跳水,当天套了12%。后来才知道,那是主力在早盘挂虚假买单吸引散户接盘,自己偷偷在卖一卖二出货。从那以后我才明白:买卖单只是表象,得穿透盘口看本质。
买单多≠股价涨,卖单多≠股价跌
先说说最常见的误区:买单多就觉得要涨。你可能不知道,主力想诱多时,会在买盘挂大量托单,让散户以为有资金接盘,然后自己在高位悄悄砸货。比如某只股票早盘买单比卖单多3倍,但股价就是不涨,反而慢慢往下掉——这时候就得警惕,很可能是主力在画饼。
反过来,卖单多也可能是洗盘。去年有只新能源股,连续3天卖单比买单多,股价跌了10%,当时好多散户割肉离场。结果一周后,这只股票因为行业政策利好(新能源购置税减免延长)直接反弹20%。后来我查了当时的资金流向,发现那3天虽然卖单多,但主力资金其实是净流入的——典型的吓走散户,自己吸筹。
所以你看,单看买卖单根本不够。真正影响股价的,是资金性质(散户还是主力)、背后的消息面、市场情绪,甚至大盘环境。
比买卖单更重要的3个隐藏指标
我现在看盘,早就不盯着买卖单较劲了,而是重点看这3样东西,比单纯看盘口靠谱10倍:
第一,看资金真动作:是散户在玩还是主力进场?
散户的买卖单零散且没持续性,主力资金才是决定趋势的关键。比如一只股票买单多,但全是小单(500手以下),而卖单里有大量大单(1000手以上),那很可能是散户在接盘,主力在出货。我现在每天开盘前,会先用希财舆情宝的主力资金流向功能,看看这只股票的大单净流入情况,结合龙虎榜数据,判断资金是真进场还是假拉升。
举个例子,上个月有只半导体股,盘口买单特别多,但舆情宝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出5000万,龙虎榜前5卖出席位全是机构——这种情况,就算买单再多我也不会碰。
第二,看市场情绪分:现在能进场吗?
买卖单受情绪影响很大,比如大盘暴跌时,再好的股票也会被散户恐慌性卖出,这时候卖单多不代表股票不好。我习惯用舆情宝的大盘情绪分功能,比如情绪分低于40分(低迷)时,就算某只股票买单多,我也会等情绪回暖再动手;情绪分高于70分(高涨)时,卖单多可能是短期获利了结,反而有低吸机会。
第三,看舆情趋势:消息面是利好还是利空?
有时候买卖单异常,是因为突发消息。比如某公司深夜发业绩预增500%的公告,第二天早盘买单肯定爆增;但如果发股东减持1亿股,卖单就会蜂拥而出。我之前吃过消息滞后的亏,现在每天睡前会看舆情宝的舆情报告,里面汇总了当天的利好利空消息,比如某行业突发政策支持某公司商誉减值风险,提前知道消息,就不会被早盘的买卖单带着跑。
3步避开买卖单陷阱,我现在的实战方法
结合这几年的经验,我总结了一套三步判断法,新手也能套用:
第一步:先看主力资金
打开希财舆情宝,输入股票代码,看主力资金流向和龙虎榜数据,确认大单是净流入还是净流出——主力真金白银进场,比盘口的虚假买单靠谱10倍。
第二步:再看舆情评分
每只股票都有0-100分的舆情评分,比如评分80分以上(正面),说明市场情绪好,就算短期卖单多,也可能是洗盘;评分30分以下(负面),买单再多也要小心诱多。我上个月选的一只医药股,就是因为舆情评分从50分涨到85分,虽然中间卖单多,但我坚持拿住,最后赚了25%。
第三步:结合趋势评级
最后看趋势评级是上涨、震荡还是下跌。如果趋势是上涨,主力资金又流入,舆情评分高——这时候就算卖单多,也可以逢低关注;反之,趋势下跌+资金流出+舆情负面,买单再多也别碰。
散户不用盯盘,也能抓住核心信息
说实话,以前我每天盯盘8小时,眼睛都看花了,还是经常错过关键消息。现在用舆情宝的公众号推送功能,设置好自选股后,一旦有突发利空主力异动这类消息,公众号会直接推给我,不用全天候盯盘,也能及时止损或止盈。
很多朋友担心工具太贵,其实完全不用。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有免费体验,每天能免费看几次舆情报告主力资金流向和舆情评分,不用花钱就能先试试效果。我身边好几个散户朋友,用免费功能都避开了好几次坑,比自己瞎猜强多了。
最后说句大实话
买卖单就像股市的表情,有时候是真开心,有时候是装出来的。散户想不踩坑,就得学会透过表情看内心——看资金性质、看市场情绪、看消息趋势。与其每天盯着盘口焦虑,不如花几分钟用工具把关键信息理清楚。
现在微信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就能免费体验主力资金追踪和舆情评分功能,每天刷新额度,不用花钱先试试,觉得有用再考虑开通会员。投资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赌大小,用对工具,才能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