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有个粉丝给我留言,说早上打开股票账户,发现可用资金那一栏显示是负数,金额不大,但看着心里发慌,担心是不是账户出了问题,或者自己操作失误欠了券商的钱。其实这种情况不算罕见,我刚炒股那几年也碰到过两次,第一次确实吓了一跳,后来弄明白原因,处理起来就简单了。今天就结合我的经验,跟大家聊聊可用资金负数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该怎么处理。
先说说最常见的原因:分红扣税。很多人知道股票分红要扣税,但可能没注意扣税时间和规则。分红的时候,钱会直接打到账户里,这部分叫红利入账,但这时候是没扣税的。真正扣税是在你卖出这只股票的时候,根据持股时间长短来算税率——持股不到1个月,按20%扣;1个月到1年,10%;超过1年,免扣。如果卖出时账户里的可用资金不够扣税,就会出现负数。我2020年就遇到过一次,当时持有的一只消费股分红后,我想着短期波动大,拿了20多天就卖了,结果扣10%的税,账户里现金刚好差几十块,可用资金就变成了-56.7元。后来转了100块进去,第二天早上看就恢复正常了。
第二个常见原因是新股或可转债中签后忘记缴款。现在打新的人多,有时候同时中签新股和可转债,或者中签后没留意通知,结果到了缴款日(一般是中签日的下一个交易日16点前)账户里资金不够,就会产生欠款。比如中了1签新股,需要缴款5000元,账户里只有4000元,那可用资金就会显示-1000元。这里要提醒一句,中签后没钱缴款不仅会让可用资金负数,还会影响后续打新资格——12个月内累计3次中签未缴款,6个月内不能再打新。我身边有个朋友2022年就因为同时中了两只新股,忘了其中一只的缴款日,结果被限制打新半年,错过不少机会。
还有一种情况是融资融券账户的利息或费用。如果开了两融账户,借了钱或券,每个月会有利息,部分券商还会收手续费。如果在利息结算日(一般是每月固定某天)账户里没有足够资金支付利息,可用资金就会负数。这种情况金额通常不大,几十到几百元不等,但最好及时处理,不然可能会产生逾期利息。
另外,港股通投资者要注意汇率折算问题。通过港股通买港股,资金会按当天汇率折算成港币,卖出后又折算回人民币。如果卖出时汇率波动较大,折算后的人民币金额可能比当初买入时少,加上交易手续费,可能导致可用资金短暂负数。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一般券商系统会实时调整,第二天清算后就会恢复。
知道了原因,处理起来就简单了。第一步,先确认负数金额和产生时间,打开账户的资金流水或对账单,里面会写清楚是红利税代扣新股缴款还是利息支出导致的。第二步,及时转入资金,金额不用多,比负数金额多一点就行,比如显示-80元,转100元进去,第二天券商清算后,可用资金就会恢复正常。第三步,以后尽量避免类似情况,比如打新后在缴款日前存够钱,分红后如果想短期卖出,提前留足扣税资金,融资账户每月记得留利息钱。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这些通知和规则太琐碎了,怎么才能不忘记?其实我以前也常因为记不住缴款日、分红扣税规则头疼,后来用了个工具才省心不少。我现在用的希财舆情宝,它有个公众号推送功能,会主动提醒自选股的重要消息,比如股票分红除权日、新股中签缴款日、融资利息结算日这些,都是直接推送到微信上,不用天天盯着账户或者券商APP。比如上个月我中了一只可转债,当天上午就收到了舆情宝的提醒,说您持有的XX转债中签,需于今日16点前缴款1000元,直接点进推送就能看到缴款详情,比自己翻短信、看APP方便多了。
而且它不光能提醒资金相关的事,平时看股票舆情、研报也挺方便。比如想知道一只股票最近有没有负面消息,不用自己去股吧、新闻里翻,舆情宝会生成舆情评分和报告,从消息面、资金面、业绩面这些维度分析,评分越高说明舆情越好。现在微信小程序搜希财舆情宝就能免费体验,每天都有几次免费查看舆情报告和提醒的额度,关键信息不会漏掉。对散户来说,不用花太多时间研究规则和盯通知,用工具把这些琐事交给系统,自己就能专注在选股和操作上,投入产出比其实挺高的。
最后再叮嘱一句:可用资金负数一般不是大问题,及时处理就行,但最好别拖。如果长期不处理,虽然金额小,可能会影响账户信用,个别券商还会限制部分功能。平时多留意账户流水,重要通知别忽略,用对工具省点心,炒股才能更从容。想试试的朋友,直接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免费体验看看,说不定能帮你避免不少资金小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