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手机炒股app哪个好?老股民分享3个实用选择标准

资深小石经理            来源:希财网
资深小石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说实话,作为一个炒股快十年的人,手机炒股app我前前后后换过不下十个。从最早只看行情的基础款,到后来功能五花八门的综合平台,踩过的坑不少,也慢慢摸出了些门道。今天就掏心窝子聊聊,手机炒股app到底该怎么选,哪些功能才是真的实用,尤其对咱们散户来说,别再被花里胡哨的界面忽悠了。

手机炒股app哪个好?老股民分享3个实用选择标准

先说说我踩过的第一个坑:信息太多,反而成了负担。刚开始炒股那几年,我手机里装了好几个资讯类app,早上睁眼刷财经新闻,盘中盯股吧、雪球,晚上还要啃券商研报。结果呢?消息又杂又乱,同一个新闻,有人说是利好,有人喊着利空,看得我头都大了。有次明明看到某公司出了业绩预增的公告,赶紧追进去,没想到当天就跌了5个点,后来才知道公告里藏着非经常性损益占比过高的细节——这种信息,靠自己一条条筛,根本顾不过来。

后来我才明白,散户选炒股app,第一个要盯的就是信息处理能力。不是说app里的消息越多越好,而是能不能帮咱们把复杂的信息翻译成看得懂、用得上的结论。比如一只股票突然大涨,是主力在拉?还是有隐藏利好?普通app可能只弹个股价异动的提示,但好的工具应该能告诉你:异动原因是行业政策利好还是资金流入,甚至能分析这个利好能持续多久。

第二个标准,得看有没有适合散户的分析工具。机构有专业团队,咱们散户就靠自己。以前我也学着看MACD、KDJ,对着K线图研究半天,结果发现技术指标滞后性太明显,等我看出金叉,可能已经到高点了。后来我意识到,对散户来说,综合评分比单个指标有用得多。比如一只股票的财务健不健康?最近市场对它的看法是正面还是负面?有没有潜在的风险点?这些东西要是能有个直观的分数或者结论,炒股能省不少事。

第三个不能忽视的,是操作便捷性。有些app功能做得很全,但界面复杂得像迷宫,找个资金流向数据要戳三四下,盯盘的时候哪有那功夫?我现在用的app,首页就能看到自选股的关键信息,比如今天的舆情怎么样,机构有没有新的评级,点开就能看核心数据,不用来回切换页面。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你说的这些,真有app能做到吗?说实话,以前我也觉得难找,直到去年试了希财舆情宝这个工具。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交易app,更像个股票分析助手,正好解决了我前面说的几个痛点。

比如信息处理这块,它有个AI舆情功能,能把全网的新闻、研报、股吧讨论都抓过来,然后用AI分析这些消息对股票是利好还是利空,直接生成报告。我记得上个月新能源板块有个政策出来,我持仓的一只股票突然跌了,当时心里慌得很,赶紧打开舆情宝看它的舆情报告,里面清楚写着短期情绪影响,长期行业政策仍利好,还列出了资金流向是主力小幅流出但散户接盘活跃,看完心里就踏实多了——要是以前,我可能就跟着恐慌割肉了。

还有它的舆情评分,0到100分,分数越高说明近期市场对这只股票的看法越好。我现在看一只股票,会先看看它的评分曲线,最近是在慢慢涨还是在跌,结合评分标签(比如正面强烈正面),就能大概判断市场情绪。比如有次看到一只股票评分从50分涨到75分,标签从强中性变成正面,我就多留了个心眼,后来果然跟着行业风口涨了一波。

最让我觉得实用的是AI研报功能。以前券商研报动辄几十页,全是专业术语,我看半天也抓不住重点。现在舆情宝能直接提炼研报的核心观点,比如公司新业务明年有望放量机构目标价较当前股价有20%上涨空间,还汇总了不同券商的评级,是买入还是增持,一目了然。省下来的时间,我能多研究几只股票,或者干脆早点休息,不用再熬夜啃报告。

当然,作为散户,大家对花钱肯定敏感。说实话,一开始我也犹豫要不要开会员,但发现它每天都有免费额度:比如每天能免费看几次舆情解析、研报提炼,还有舆情报告和评分,不用马上掏钱就能试试好不好用。对我来说,就算不开会员,这些免费功能也帮我解决了不少信息筛选的问题;要是觉得有用,再考虑开会员,投入产出比挺划算的——毕竟炒股时一个错误决策,可能就亏掉好几个月的会员费了。

如果你也觉得选炒股app头疼,或者平时看消息、研报总觉得力不从心,不妨试试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都能免费体验这些分析功能。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里面会推送一些市场热点解读,偶尔还有炒股技巧分享,对散户挺实用的。

最后想说,选手机炒股app,不用追求大而全,关键是看它能不能解决你的实际问题。对咱们散户来说,信息对称、分析清晰、操作方便,这三点做到了,炒股就能从容不少。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具,少走弯路,多赚点实在的收益。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