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有人问我,刚开始炒股该用什么软件?作为摸爬滚打十年的老股民,我前前后后换过不下五六个炒股APP,今天想聊聊下载同花顺免费手机炒股软件的那些事儿,顺便分享几个自己用了觉得靠谱的小技巧。
最早接触同花顺,还是刚入市那会儿。当时觉得它界面清爽,行情更新快,最关键是免费——看大盘、个股走势、下单交易,基础功能一应俱全。直到现在,我手机里还留着它,每天开盘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同花顺,看看自选股的涨跌,扫一眼板块涨幅榜,这些基础操作确实顺手。
但用久了,尤其开始研究深度逻辑后,慢慢发现免费软件的局限。就拿消息面来说吧,每天打开软件,消息像潮水一样涌进来:这家公司发了公告,那个行业出了政策,股吧里多空双方吵得不可开交,研报动辄几十页,全是专业术语,根本没时间细看。有次我盯着一只股票,上午看股吧有人说主力要拉涨停,下午又刷到业绩要暴雷,心态跟着忽上忽下,最后稀里糊涂追高被套,后来才知道那些消息早就滞后了。
后来我意识到,普通散户用免费软件最大的痛点,不是缺工具,而是缺过滤和解读。行情数据大家都能看到,但同样的消息,有人觉得是利好,有人当成利空;同样的研报,有人能抓重点,有人看完还是一头雾水。这时候光靠同花顺看行情就不够了,得搭配个能帮你做减法的工具。
现在我看股票,基本是同花顺+希财舆情宝组合拳:先用同花顺看实时行情和交易,再用舆情宝做深度分析。为啥这么搭?举个例子,前阵子看一只消费股,同花顺上显示它最近涨了不少,但打开舆情宝的AI舆情功能,发现它的舆情评分只有45分——属于弱中性,评分曲线还在往下走。点进去一看报告,原来公司刚发了股东减持公告,虽然股价在涨,但主力资金其实在悄悄流出。要是光看同花顺的行情,很可能就被表面涨幅迷惑了。
还有研报这块,以前我最怕看券商研报,密密麻麻全是数据图表,看完半小时,记住的可能就一句话。现在用舆情宝的AI研报功能,它会直接把研报核心要点提炼出来:综合评级是买入还是中性,平均目标价多少,核心观点是新业务放量还是行业竞争加剧,甚至连产能利用率明年营收增速预测这些关键数据都标出来了。每天它还会更新免费的研报解析额度,不用花钱也能看重点,对散户来说太实用了。
其实散户炒股,缺的从来不是免费工具,而是高效分析能力。同花顺这类免费软件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而专业工具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像舆情宝这种,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解析、研报解析额度,你不用花一分钱,就能看到个股的舆情评分、研报核心观点,判断起来心里更有数。
最后说3个实用技巧吧:一是下载同花顺后,先把自选股分类整理好,比如按行业或持仓比例,这样看盘时一目了然;二是别光盯着股价涨跌,多看看资讯板块的公告摘要,同花顺会把重要公告标出来,虽然解读需要自己判断,但至少不会漏掉关键信息;三是如果想深入分析一只股票,试试搭配工具——就像我现在这样,用舆情宝的舆情评分看看市场情绪,用AI研报抓研报重点,效率比以前高多了。
想试试的朋友,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就能用,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报告和研报解析额度。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里面会推送一些政策解读和市场情绪分析,不用整天盯盘也能知道市场在发生什么。炒股这事儿,工具用对了,能少走很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