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很多朋友问我,尾盘选股到底看什么指标才能提高成功率?说实话,我刚做股票那几年,也在尾盘栽过不少跟头。那时候每天下午2点半开始,我就盯着屏幕刷资金流、翻新闻、看K线,恨不得把所有数据都塞进脑子里,结果往往是手忙脚乱选了只股,第二天一开盘就被套,气得真想把电脑砸了。后来慢慢摸索出规律,其实尾盘掘金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抓住几个核心指标,再用对工具,效率和成功率都会高很多。今天就把我这些年实操总结的选股指标和方法分享给大家,全是干货,记得收藏好。
先说第一个必须看的——尾盘资金流向。很多散户觉得尾盘涨就是好,其实不对,关键要看真金白银的动向。比如有的股尾盘突然拉升,但主力资金却在悄悄流出,这很可能是诱多;反之,如果尾盘资金持续净流入,尤其是大单净流入占比高,说明主力是真的想做这只股,第二天冲高的概率才大。不过以前我查资金流向特别费劲,要翻龙虎榜、看level-2数据,还得自己算净流入占比,等算完黄花菜都凉了。现在用希财舆情宝就方便多了,它直接把主力资金流向、龙虎榜数据这些整合在资金面模块里,尾盘打开就能看到个股全天的资金异动情况,红色箭头向上就是净流入,绿色向下就是流出,一目了然,省了我至少半小时时间。
第二个核心指标是技术面趋势。尾盘选股不是随便抓只股就行,得看它当下的趋势到底稳不稳定。比如股价是不是在5日均线以上,MACD有没有金叉,KDJ指标是不是在合理区间(避免超买超卖)。如果一只股连续几天都沿着5日线上涨,尾盘回踩均线后又拉起来,这种技术形态就比较健康。但如果K线图上全是上影线,或者刚跌破重要支撑位,就算尾盘涨了也别碰,很可能是下跌中继。这里插一句,以前我看技术指标要来回切换好几个软件,K线、MACD、KDJ分开看,经常顾此失彼。现在用舆情宝的技术面分析功能,它会直接把这些指标整合成一张图,还标注了关键点位的支撑压力,趋势是上涨、震荡还是下跌,系统直接给评级,省了我对比的功夫。
第三个,也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舆情面信号。尾盘突然出个利好或利空消息,对第二天股价影响太大了。我2020年吃过一次亏,当时选了只尾盘资金和技术面都不错的股,结果晚上公司发了个业绩预减公告,第二天直接低开5个点,想跑都跑不掉。从那以后我就养成了尾盘必看舆情的习惯。但以前看舆情真的头大,得刷新闻、翻研报、逛股吧,消息又多又杂,还分不清是真利好还是假利空。后来用了希财舆情宝的AI舆情功能,才算解决了这个痛点。它能实时抓取全网的新闻、研报、股吧讨论,然后用AI解读这些消息对股票的影响,直接给出利好/利空判断,还生成0-100分的舆情评分。比如评分80分以上是强烈正面,60-80分是正面,我尾盘选股时,会优先选舆情评分60分以上的,至少能避开突发利空的坑。
可能有朋友会问,这三个指标怎么结合起来用?我一般分三步:第一步,用资金流向筛掉尾盘资金流出的股,只留主力净流入的;第二步,在剩下的股里,挑技术面趋势评级上涨或震荡上行的,排除趋势走坏的;第三步,看这些股的舆情评分,低于50分的直接pass,优先选60分以上、近期舆情评分曲线往上走的。这样一套流程下来,每天尾盘大概能筛出5-10只股,再从中选2-3只,成功率比以前瞎选高多了。说实话,要不是舆情宝把这些数据整合起来,我自己根本做不到这么高效筛选——毕竟资金、技术、舆情单独看都不难,难的是快速把它们捏合到一起,这也是散户和机构的差距所在。
对了,很多散户没时间盯盘,尾盘选股经常赶不上趟。其实舆情宝有个公众号推送功能挺实用,你可以把关注的股加入自选,它会在尾盘推送这些股的资金异动、舆情变化,不用一直盯着屏幕,消息也不会错过。我现在每天下午2点,手机会收到它推送的尾盘关注池,里面就是按刚才说的指标初步筛选好的股,我再从中挑就行,省了不少事。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尾盘选股不是赌博,是概率游戏。用好指标和工具,就是在提高自己的胜率。可能有朋友觉得专业工具肯定很贵,其实希财舆情宝每天都有免费体验额度——比如舆情解析、研报解析、舆情报告这些核心功能,每天都会刷新免费查看次数,不用花一分钱就能体验机构级的分析服务。觉得好用、能帮自己赚钱,再考虑开通会员也不迟,毕竟投资最重要的是投入产出比,花点小钱买到省时省力的工具,只要能提高选股成功率,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感兴趣的朋友,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就能免费体验,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还能收到尾盘选股干货和市场情绪分析。记住,散户炒股不怕慢,就怕乱,用对方法,慢慢积累,赚钱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