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底部选股公式:散户实用方法与工具辅助技巧

高经理            来源:希财网
高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有朋友问我,怎么判断一只股票是不是到了底部,能不能入手。说实话,这问题我以前也头疼过。刚炒股那几年,总想着抄底,结果好几次把半山腰当成了底,套在里面动弹不得。后来踩的坑多了,才慢慢摸出点门道——底部选股真不是看K线跌了多少就行,得从好几个维度慢慢筛。

底部选股公式:散户实用方法与工具辅助技巧

先说个我以前的反面例子。有次看到一只股票连续跌了三个月,股价腰斩,当时觉得够便宜了,直接冲进去。结果买完没几天,公司出了个业绩预告,净利润同比下滑90%,还附带个商誉减值风险提示。我这才慌忙去翻财报,发现它资产负债率早超过80%,现金流也是负的。那时候要是能早点看到这些关键信息,也不至于亏那么惨。

所以现在我选底部股,第一步必看基本面。但问题来了,散户哪有那么多时间啃财报?一张张报表翻下来,光净利润、毛利率这些基础指标就够绕的,更别说什么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这些细分维度了。后来我发现,直接看数据容易抓不住重点,得有个工具帮着把财务状况量化。

我现在用的希财舆情宝里有个AI财报功能,这点就挺实用。它会把财务数据拆成偿债、营运、盈利等6个维度,每个维度单独评分,最后算出近一年和近五年的综合财务评分。比如前阵子看的一只票,股价跌了不少,我先拉它的财务评分——近五年评分70多分,近一年虽然降到60分,但主要是行业整体下行导致的,核心的毛利率和ROE还在行业中等以上。这时候心里就有底了:基本面没垮,只是暂时被市场情绪带下来了。

光看财务还不够,市场情绪也很关键。有些股票确实跌到位了,财务也健康,但就是没人关注,横盘能横半年。这种死底进去,资金效率太低。所以第二步,我会看舆情。以前看舆情真是大海捞针,股吧、新闻、研报到处逛,消息又多又杂,分不清哪个是真利好,哪个是机构放的烟雾弹。

现在用舆情宝的AI舆情功能,这点省心多了。它会实时抓全网的消息,不管是新闻研报还是股吧讨论,都能通过AI解读出利好还是利空,最后生成个0-100分的舆情评分。比如上个月选的一只票,财务评分不错,但舆情评分刚开始只有45分,属于弱中性——说明市场还没注意到它。后来行业出了个政策利好,舆情宝的实时消息推送直接弹到我手机上,当天这只票的舆情评分就涨到65分,正面标签。这时候再结合股价没怎么动,就知道情绪开始回暖了,介入时机就比较稳妥。

当然,技术面也不能少。但底部的技术信号很容易骗人,比如金针探底双底形态,看着像企稳,可能第二天就破位。我现在看技术面,会结合舆情宝的趋势评级。它每天更新趋势,直接标上涨、震荡还是下跌。如果财务评分OK、舆情评分在好转,趋势评级从下跌变成震荡,这时候技术面的底部信号才更靠谱。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估值。有些股票看着股价低,但PE、PB其实比行业平均高不少,这种伪底部进去照样套。舆情宝的AI估值功能能帮着算合理估值,告诉你当前股价是高估还是低估,还有多少上涨空间。比如我之前看的一只消费股,财务和舆情都还行,估值显示当前股价低估,上涨空间30%,安全买点也给标出来了,这就比自己瞎猜心里有数多了。

说实话,以前自己选股,光收集这些数据就得花三四个小时,还经常漏重点。现在用舆情宝,把财务评分、舆情评分、估值这几个指标一调,符合条件的股票直接跳出来,每天花个20分钟就能筛一遍。而且它每天都有免费的财务评分、舆情报告查看额度,普通散户完全够用,不用一开始就担心花钱。

如果你也觉得底部选股难,分不清真底假底,不妨试试在微信小程序搜希财舆情宝,每天免费看看财务评分和舆情报告,先拿几只票练练手。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里面会推送一些底部选股的实操案例,跟着学也省心。毕竟炒股这事儿,工具用对了,能少走不少弯路。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