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市那几年,我总犯一个毛病:每天开盘就盯着涨幅榜从头翻到尾,觉得每只股票都可能是黑马,结果看了三小时,眼睛都花了,还是不知道该关注哪只。后来踩了几次坑才明白,散户想高效看股市的全部股票,真不用挨个盯盘,掌握几个步骤,就能把复杂的市场拆成可管理的板块。
第一步:先看大盘情绪,判断适不适合看股票
说实话,以前我不管大盘好坏都闷头找股票,2022年有段时间大盘连续跌,我还天天筛选抗跌股,结果选到的照样跟着跌。后来才明白,看全部股票的前提是先判断当下市场值不值得看。现在每天开盘前,我会先花5分钟看大盘情绪分——这是我用希财舆情宝后养成的习惯,它把市场情绪量化成0-100分,60分以上算情绪不错,适合找机会;40分以下就得谨慎,哪怕看到再好的股票也得悠着点。比如上周四有天情绪分才28分,那天我直接减少了看盘时间,果然下午很多板块跳水,避免了冲动操作。
第二步:按行业板块拆分成小市场,聚焦主线
全部股票有4000多只,挨个看根本不现实。我现在会先把市场按行业拆成块,比如新能源、医药、人工智能这些,每个行业当成一个小市场来看。怎么判断哪个行业值得重点看?以前我得翻政策新闻、行业研报,半天理不清头绪,现在用舆情宝的风口解读功能,它会直接汇总当天的行业动态,比如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延长这种政策,会明确标出来上游锂矿企业受益,我就知道该重点看新能源板块的上游个股。
而且每个行业板块,舆情宝还会生成舆情评分,比如最近人工智能行业评分75分,属于正面,说明市场对这个板块的预期不错;要是某个行业评分低于40分,我基本就暂时不看了,避免浪费时间。
第三步:用条件筛选代替挨个翻,精准定位个股
行业选好后,就要从板块里挑个股了。4000多只股票里,真正有机会的可能就几十只,怎么快速找到它们?我以前试过手动筛选:先看K线判断趋势,再翻财务报表看净利润增速,还要刷股吧看大家在讨论什么,一套流程下来两小时过去了,还经常漏掉关键信息。
后来用了舆情宝的选股功能,才发现这事儿能省太多力气。它有两种筛选方式:榜单选股和策略选股。榜单选股直接按舆情评分财务评分机构评级排序,比如我点舆情评分强烈正面榜,就能看到当前市场舆情最好的一批股票;策略选股更灵活,比如我想找趋势上涨+一年财务评分良好+研报评级买入的股票,直接把这三个条件输进去,系统会自动筛选出符合的个股,不用自己算MACD、KDJ,也不用挨个查研报目标价。
最实用的是,每天有免费额度看5只股票的舆情报告,里面有股价异动原因、主力资金流向、利好利空汇总这些关键信息。比如前几天我筛选出一只股票,舆情报告里提到股东人数连续减少,主力资金净流入5000万,结合财务评分82分(经营盈利能力强),我才决定进一步研究——要是以前手动查这些数据,至少得翻三个网站。
散户看盘的核心:别求全,求准
其实散户看全部股票,不是要掌握每只股票的细节,而是要快速排除垃圾股、锁定潜力板块和个股。总结下来就是:先看大盘情绪定仓位,再按行业舆情找主线,最后用工具筛选个股。
如果觉得手动筛选麻烦,不妨试试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免费额度够看舆情报告和研报解析,不用花钱也能体验AI分析的效率。要是用着觉得顺手,再考虑开通会员,具体权益可以去会员页看看——对我来说,每天省下两小时看盘时间,还能避开那些有潜在风险的股票,这点投入真挺值的。
现在我每天看盘时间从三小时缩到一小时,剩下的时间研究公司基本面,反而比以前盲目翻股票时赚得更稳。关注希财网公众号,还能收到每日舆情报告推送,不用盯盘也能知道市场关键消息,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