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量化到底是怎么赚钱的?看懂这3个核心逻辑

资深汪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资深汪经理 股票顾问
贴心姐姐 专业服务
咨询TA

最近后台总收到私信,问我量化交易到底是怎么赚钱的?是不是机构专属,散户根本学不会?作为在股市里摸爬滚打了十二年的老股民,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其实量化没那么神秘,核心逻辑就三点,看懂了,普通散户也能借着力气提升胜率。

量化到底是怎么赚钱的?看懂这3个核心逻辑

第一,靠铁纪律避开人性弱点

我刚炒股那几年,最头疼的就是知行不一。明明制定好跌破20日线止损,真到跌的时候又舍不得割,总想着万一反弹呢;看到别人的股票涨了,忍不住追高,结果一买就套。后来认识个做量化的朋友,他说:量化最大的优势不是复杂模型,是‘无情’。

他给我看他的策略:设定好5日线拐头向下且成交量萎缩30%就卖出,电脑严格执行,不管K线形态多像洗盘,只要触发条件就卖。去年有只票他按策略卖在18块,后来跌到8块,我问他不后悔卖早了?他说:策略设定的是‘保住本金’,执行就完了,情绪才是散户最大的敌人。

散户学量化,先学纪律性——把买卖规则写下来,比如只买趋势评级‘上涨’的票舆情评分低于40分的不碰,然后像电脑一样严格执行,比靠感觉交易靠谱十倍。

第二,靠数据碾压抢占信息差

这两年市场越来越卷,以前看看K线、读读新闻就能赚钱,现在机构都在用AI扒数据。上个月有只票突然暴跌5%,我身边几个散户朋友还在猜是不是洗盘,我用希财舆情宝一查,早就有篇隐藏的利空研报被挖出来了——里面提到公司某业务毛利率下滑15%,主力资金提前3天就跑了,龙虎榜数据清清楚楚。

散户最大的劣势就是数据处理能力弱。一只股票每天有几十条新闻、上百条研报、几千条股吧评论,手动看根本看不过来。我试过每天花4小时整理一只票的信息,结果还是漏掉了股东增减持的公告,后来才知道,这种隐形信息藏在交易所公告的第8页,散户哪有精力翻?

但舆情宝能实时抓取全网数据:新闻、研报、股吧讨论、主力资金流向、龙虎榜数据,AI自动解读利好利空,生成舆情报告。比如它的舆情评分,0-100分直观反映股票舆情好坏,80分以上说明市场情绪好,40分以下就要警惕风险。我现在选票第一步就看评分,直接筛掉60%的雷区票,效率高多了。

第三,靠效率迭代跟上市场节奏

市场风格变得比翻书还快。2021年炒赛道,2022年炒价值,2023年又轮到AI,上个月有效的策略这个月可能就失效。量化能通过回测快速验证策略,比如测试舆情评分80分+趋势上涨的组合过去3年的胜率,电脑5分钟就能出结果,散户手动算得花一周。

但散户不用自己写代码,用现成的工具就行。比如舆情宝的策略选股功能,能把趋势上涨+舆情评分强烈正面+财务评分良好这些因子组合起来,几秒钟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票。我上周用这个功能选了3只票,其中一只3天涨了12%,比自己瞎琢磨哪个概念会火靠谱多了——毕竟数据不会骗人。

散户怎么落地?3步走就行

别被量化吓到,我们学的是量化思维,用工具帮自己做决策:

1. 定规则:比如只做舆情评分60分以上、趋势‘上涨’的票,排除情绪干扰;

2. 借工具:用舆情宝处理数据,它的AI研报功能能提炼研报核心观点,比如公司新业务有望超预期产能利用率达90%,省去读几十页研报的时间;

3. 勤复盘:每周用个股对比功能,把自己的票和同行业龙头比——比舆情评分、财务评分、机构评级,差距在哪一目了然,下次就知道怎么优化规则。

最后说句实在话:现在炒股,蛮力拼不过巧劲。散户没时间盯盘、没精力扒数据,就该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工具。想试试的朋友,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解析和研报解析额度,不用花钱就能体验AI处理数据的效率。要是觉得好用,开通会员的成本也就一顿火锅钱,比起踩一个雷亏几千块,这点投入真不算什么。

关注希财网公众号,还能收到自选股的紧急消息推送,不用盯盘也能及时避坑。记住:股市里,比赚快钱更重要的是不踩坑,而数据和工具,就是你的避坑盾牌。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