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有人问我,老师,我被平台骗了70万,都20天了,这钱还能追回来吗?该怎么办啊?每次看到这种消息,我心里都挺不是滋味的。说实话,过去几年我见过不少类似的案例,有的人急得几天吃不下饭,有的人甚至想过极端办法,其实这些都解决不了问题。今天我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遇到这种事到底该怎么处理,哪些坑千万不能踩。
先说说最常见的误区吧。很多人刚发现被骗,第一反应就是慌了神,到处问有没有人能帮我追回来。这时候最容易碰到的就是二次诈骗——那些说百分百能追回,先交手续费的,十有八九是骗子。我之前有个客户,被骗了50万,后来又被所谓的追款公司骗走10万,等于雪上加霜。所以记住,但凡让你先掏钱的帮忙,一律拉黑,别抱任何幻想。
那正确的步骤该怎么走?我总结了五个关键动作,按顺序来,别乱。
第一步,立刻报警,别犹豫。不管过了多少天,哪怕已经20天,只要你还没报警,马上带着身份证去辖区派出所。记得跟警察说清楚三个事:什么时候开始在这个平台操作的、总共转了多少钱(包括每一笔转账记录)、平台叫什么名字(如果知道公司主体更好)。警察会给你一个受案回执,这个回执一定要保存好,后面不管是联系监管部门还是打官司,都可能用到。
第二步,收集所有能找到的证据,越全越好。我见过有人转账记录删了,聊天记录清空了,这真的是给自己挖坑。你得把平台的APP截图、充值提现记录(银行流水或支付宝/微信账单)、跟客服的聊天记录、对方给你的指导话术,甚至当初怎么接触到这个平台的(比如通过哪个链接、哪个公众号),全都整理到一个文件夹里。证据越详细,后面追回来的可能性就越大。
第三步,直接联系金融监管部门投诉。很多人不知道,正规的投资平台都有监管机构,比如股票类归证监会管,期货归中期协管,外汇如果是国内平台基本都是假的(因为国内不允许外汇保证金交易)。你可以登录中国证监会官网,在互动交流板块找到举报专栏,按要求填写信息;或者打12386证监会服务热线,把情况说清楚。如果平台涉及非法吸存,还可以联系银保监会。监管部门的介入,有时候比个人报警更有力度。
第四步,考虑走法律途径,尤其是涉及金额大的情况。70万不是小数目,单靠报警和投诉可能不够。你可以找专门处理金融诈骗的律师,咨询能不能提起民事诉讼,或者联合其他受害者集体诉讼——人多了,法院和平台都会更重视。不过请律师要注意两点:一是别找打包票能追回的,正规律师只会说尽力争取;二是问清楚收费方式,避免二次损失。
第五步,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调整心态,别影响正常生活。我知道钱被骗了肯定心疼,有的人甚至晚上睡不着觉,影响工作和家庭。但你得想明白,事情已经发生了,着急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因为情绪不稳做出错误决定。每天该吃就吃,该睡就睡,把追款当成一项任务来做,按步骤推进,反而更有效率。
讲真,处理这类事情,我最深的感受是:追回钱的关键,往往不在于快,而在于稳和准。越慌越乱,越容易被骗子牵着鼻子走。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从一开始就别掉进坑里。
说到预防,我最近发现很多人被骗,都是因为对平台的背景一无所知。比如有的平台号称有监管牌照,但你去查一下,可能早就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单,甚至有过监管处罚记录。普通人想查这些信息,要么不知道去哪查,要么查到一堆零散信息看不懂。这时候其实可以用一些工具辅助,比如我自己平时会用希财舆情宝的风险预警功能。它能抓取全网的监管处罚信息,比如某个平台有没有被证监会处罚过,有没有商誉减值风险,这些信息都会汇总成风险提示。虽然它主要是针对股票的,但里面的监管处罚风险预警模块,对于识别投资平台的安全性也挺有用——毕竟有前科的平台,风险肯定比正规平台高得多。
现在希财舆情宝有微信小程序,每天都会刷新免费的风险预警查看额度,你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先体验下它怎么帮你识别这些潜在风险。与其等被骗了再追悔莫及,不如花几分钟查查平台背景,把风险挡在门外。感兴趣的话,可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都能免费看几条风险提示,给自己的投资多上一道保险。
最后想说,钱能不能追回来,确实没有100%的答案,要看平台有没有跑路、资金有没有被转移、警方和监管部门的介入速度。但只要你按上面的步骤做,至少不会错过任何可能追回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再遇到高收益稳赚不赔的平台,多留个心眼——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真能稳赚的好事,轮不到陌生人来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