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午2点57分,我都会习惯性地盯着盘面,尤其是尾盘集合竞价那几分钟。看到股价突然翻红的时候,心里总会咯噔一下——这到底是机会来了,还是主力设的局?说实话,刚开始炒股那几年,我真吃了不少尾盘红色的亏,后来踩坑多了才慢慢摸出点门道,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事儿。
先说说啥是尾盘集合竞价。A股收盘前,深市是最后3分钟、沪市是最后1分钟,系统会把这段时间的所有买卖单集中起来,最后统一撮合成交,这个成交价就是当天的收盘价。咱们平时说的尾盘红色,一般是指这个收盘价高于前一天的收盘价,分时图上会显示一根红色的柱子,看起来像是买盘占了上风。但这红色背后,门道可多了去了。
前两年有只票我印象特别深,全天横盘震荡,尾盘3分钟突然拉红,成交量也放大了不少。当时我心想稳了,这是资金抢筹啊,第二天一开盘就冲了进去,结果当天直接低开3个点,收盘跌了5个点。后来复盘才发现,那天尾盘虽然红了,但龙虎榜显示机构席位净卖出,而且晚上公司发了个产品抽检不合格的公告——典型的尾盘诱多,次日出货。那会儿要是能早点发现这些信号,也不至于白亏这波。
其实尾盘红色能不能追,得看具体情况,我总结了几个常见的场景,大家可以参考:
第一种:放量红色,且全天趋势向上。比如一只股票当天低开高走,尾盘集合竞价时成交量突然放大,股价继续小幅上涨。这种情况通常是真有资金在介入,可能是机构看好后续走势,或者有潜在利好消息要公布。这时候可以多留意,但也别马上冲,最好看看当天的资金流向——如果主力资金是净流入的,后续走强的概率会大一些。
第二种:缩量红色,全天波动很小。有时候尾盘红色,但成交量跟平时差不多,甚至更小。这种大多是散户零星交易导致的,或者是主力为了让K线图好看点,稍微做了下收盘价。这种红色参考意义不大,第二天开盘很可能就回归常态,没必要特意关注。
第三种:全天弱势,尾盘突然拉高翻红。这种就得特别小心了。比如一只股票跌了大半天,尾盘最后几分钟突然直线拉红,成交量唰地上去了。这时候要想想:为什么早不拉晚不拉,偏偏收盘前拉?很可能是主力想把当天的收盘价做高,让K线看起来没那么难看,方便第二天出货。之前我踩的那个坑,就是这种情况。
说实话,光看尾盘那几分钟的涨跌,散户很难判断背后的真实原因。资金流向、消息面、市场情绪,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第二天的走势。后来我开始用希财舆情宝辅助分析,才慢慢把这些模糊的判断变得清晰起来。
就拿主力资金流向来说,以前我得自己去翻龙虎榜、看资金流软件,数据又杂又滞后。但舆情宝的AI舆情功能里,能实时抓取主力资金的动向,包括龙虎榜数据、大单买卖情况,甚至能分析出资金是净流入还是净流出。比如上次遇到一只尾盘变红的股票,我点开舆情宝一看,虽然尾盘股价上去了,但主力资金其实在净流出,散户买盘占了大多数——这种情况,第二天十有八九要回调。
还有个特别实用的功能是舆情评分。每只股票都会有个0-100分的评分,评分越高,说明近期市场情绪越好。如果尾盘变红,但舆情评分却在下降,比如从60分降到50分,那就算股价红了,市场情绪其实在降温,后续风险可能比较大。我之前避开的几次坑,都是靠这个评分提前预警的——评分往下走,哪怕股价再好看,我也会多留个心眼。
当然,工具只是辅助,最终还是得自己判断。但对咱们散户来说,能实时看到资金流向、知道市场情绪怎么样,已经能少踩很多坑了。现在我每天都会打开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看看自选股的舆情评分和资金动向,关键是每天都有免费查看额度,不用花钱也能体验这些核心功能。
最后想说,尾盘集合竞价红色本身没有绝对的好或坏,关键是要结合成交量、资金流向和市场情绪综合判断。如果觉得自己分析不过来,不妨试试用工具辅助——毕竟炒股这事儿,小心驶得万年船。想体验的朋友可以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免费额度够用,先看看再说也不迟。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会推送市场热点和舆情报告,不用一直盯盘,也能及时掌握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