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私信,问688开头的股票到底是深市还是沪市。这个问题看似基础,但搞不清楚背后的逻辑,很容易在交易时踩坑。今天就用我这几年跟踪科创板的经验,跟大家掰扯清楚这个问题,顺便聊聊这类股票该怎么分析——毕竟688开头的票,波动起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先直接给答案:688开头的股票,属于沪市的科创板。咱们A股市场的股票代码有规律,沪市主板是60开头,深市主板000开头,创业板300开头,而科创板是沪市在2019年推出的独立板块,专门用688作为代码开头。记住这个规律,以后看到代码就不会混淆了。
不过光知道属于哪个市场还不够,科创板的脾气跟其他板块完全不同。它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简单说,就是咱们常说的硬科技公司,比如半导体、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这些领域。上市条件也更灵活,允许未盈利企业、红筹企业(注册地在境外但主要业务在境内)上市,这也是为什么有些688股票刚上市时还在亏损,但股价能炒得很高——市场赌的是它未来的成长性。
但对咱们散户来说,科创板的门槛是第一道坎。想直接买688股票,得满足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不低于50万元,且有2年以上证券交易经验。不少朋友可能卡在50万资产这里,或者即便达标了,面对这些业务复杂、波动巨大的股票,也不知道从何下手分析。说实话,我刚开始接触科创板时也头疼,明明是同行业公司,有的688股票半年翻倍,有的却跌去70%,差别在哪儿?后来发现,关键在于能不能快速抓住消息本质和市场情绪。
举个例子,去年有只做AI芯片的688股票,突然连续三天大涨。当时各种研报、股吧讨论满天飞,有人说订单超预期,有人说行业政策利好,我光梳理这些信息就花了一上午,结果等我理清楚逻辑,股价已经快到阶段性高点了。后来我开始用希财舆情宝的AI研报功能,才慢慢找到效率。它能把全网的研报抓取过来,用AI提炼核心观点——比如这家公司的新业务产能爬坡速度超预期机构给出的目标价较当前股价有30%上涨空间,这些关键信息直接列出来,不用我自己逐字读研报。现在每天都能免费看几份研报解析,对我这种需要频繁分析个股的人来说,投入产出比确实高。
除了研报,科创板股票对舆情的敏感度远超主板。毕竟很多公司还在成长期,业绩不稳定,市场情绪很容易被一条行业新闻、一份监管问询函甚至某个大V的点评带偏。去年有只生物医药688股票,因为一篇临床试验数据存疑的自媒体文章,当天就跌了15%。我当时第一反应是打开舆情宝看它的舆情评分——直接从70分(正面)掉到了35分(负面),再点开舆情报告,里面清楚列着利空消息汇总:除了自媒体文章,还有两家机构紧急下调了评级。这时候再结合它的财务评分(当时一年财务评分只有52分,刚过强中性),基本就能判断短期风险大于机会,及时避开了后续的继续下跌。
其实对咱们散户来说,分析688股票不用搞得太复杂,抓住两个核心就行:一是公司真成长还是伪概念,这需要看研报里的业绩预测、业务进展;二是市场情绪是热还是冷,这得盯紧舆情变化。希财舆情宝刚好把这两块整合到一起了——AI研报帮你抓业绩逻辑,舆情评分和报告帮你判情绪走向,甚至还能对比几只股票的舆情、财务、估值数据,哪个更值得关注一目了然。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功能听起来不错,但会不会很贵?其实刚开始我也担心过,但用下来发现,它每天都有免费额度:比如舆情解析、研报解析、舆情报告这些核心功能,每天都会刷新免费查看次数,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偶尔分析几只股票完全够用。如果想深入用,开通会员的成本也不高,具体可以自己去看会员页面,反正对我这种需要频繁跟踪市场的人来说,比起踩一次坑亏的钱,这点投入真不算什么。
最后提醒一句,就算不直接买688股票,了解它的逻辑也很有用——很多科创板公司是行业龙头,它们的动向会影响整个板块的情绪,甚至带动主板相关股票。比如今年上半年的算力租赁概念,就是先从几只688股票炒起来,然后才扩散到主板的。
如果你也想试试用工具提升分析效率,可以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免费体验几次核心功能,看看是不是真的能帮到自己。投资嘛,有时候不是缺努力,是缺把复杂问题变简单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