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老股民朋友找我聊天,说自己手里一只票拿了半年,上周想止盈,结果挂了一整天卖单都没成交,眼睁睁看着股价从盈利变成亏损。这种股票卖出没人买的情况,其实不少散户都遇到过,但很少有人真的搞懂背后的原因,更别说提前规避了。今天我就结合自己这些年的经验,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问题。
说实话,股票卖不出去,核心就一个词:流动性差。你想啊,交易市场本质是供需匹配,买盘少、卖盘多,自然就成交不了。但怎么判断一只股票有没有流动性风险?很多散户要么凭感觉,要么看成交量,其实这远远不够。我见过有人专门选低价小盘股,觉得股价低、盘子小容易拉,结果买进去才发现,每天成交额就几百万,稍微挂点卖单就跌停,想跑都跑不掉。
那哪些股票容易出现流动性问题?我总结了几个特征。第一种是市值太小的,比如总市值低于50亿,日均成交额长期低于3000万,这种票平时看着波动不大,一旦遇到利空,卖单蜂拥而出,买盘瞬间消失,直接就被按在跌停板上。第二种是机构持股比例极低的,你想啊,机构资金量大,它们不参与的股票,散户交易很难撑起流动性。第三种是负面消息缠身的,比如连续亏损、被监管处罚,这种股票资金会下意识回避,买盘自然少得可怜。
我之前有个客户就踩过这个坑。2023年他买了一只ST股,当时看股价从10块跌到2块,觉得跌到位了,结果买进去三个月,每天成交额就一两百万。去年年报出来后公司被立案调查,他想卖,挂了跌停价都没人接,最后连续吃了5个一字跌停才成交,本金亏了快70%。后来我帮他复盘时发现,其实这只股票的流动性风险早就有信号,只是他没在意——当时股东人数连续三个季度增加,主力资金持续流出,这些数据其实都能提前看到。
怎么提前预判这些信号?光靠自己翻F10、刷股吧肯定不行,信息太散,而且普通人很难从杂乱的消息里抓重点。我自己平时会用工具辅助分析,比如希财舆情宝。它里面有个风险预警提示功能,会专门标注股票的流动性风险,比如近期日均成交额不足2000万,交易活跃度低,存在流动性风险。不光这个,还有股东人数变化、主力资金流向这些数据,它会直接汇总好,不用你自己一个个查。
比如上个月有个新股民问我某只票能不能买,我用舆情宝看了下,它的舆情评分只有35分,标签是负面,风险预警里明确写了近3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超5亿,股东人数增加20%,这种票我肯定不建议碰。你想啊,主力在跑,散户在接,后续流动性只会越来越差,真要买进去,以后想卖就难了。
除了避开流动性差的股票,平时交易也要注意方法。比如不要一次性挂大卖单,尤其在成交额小的股票里,分几笔小单卖,成交概率会高很多。还有就是尽量在开盘半小时或收盘前半小时交易,这两个时间段市场活跃度高,流动性相对好。当然,最根本的还是选股时就把流动性放在第一位,那些每天成交额过亿、机构关注度高的股票,就算短期下跌,至少能让你卖得出去。
说实话,散户炒股最大的劣势就是信息不对称和分析能力不足。你想知道一只股票有没有流动性风险,得看成交额、股东结构、主力资金、市场关注度,这些数据散落在财报、龙虎榜、股吧各个地方,自己整理费时又容易漏。但用工具就不一样了,我现在每天花10分钟看舆情宝的舆情报告,里面会把一只股票的资金面、股东变化、风险预警这些关键信息汇总成报告,一目了然。而且普通用户每天都能免费看几次舆情报告和风险预警,不用花钱也能先用起来。
如果你也遇到过股票卖不出去的情况,或者担心手里的票有流动性风险,不妨去试试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免费额度足够你查几只重点股票的风险预警和舆情评分。说实话,炒股本来就难,能用低成本工具避开坑,比什么都强。对了,关注希财网公众号还能收到每日舆情动态推送,不用一直盯盘也能及时了解市场变化。
最后想说,炒股赚钱的前提是能安全退出,连卖都卖不出去,谈何盈利?别让流动性风险成为你投资路上的绊脚石,提前预判、合理应对,才是散户长久生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