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d轮融资的公司值得去吗?散户投资前必看分析

资深唐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资深唐经理 股票顾问
股票领域达人 投资者教育作者
咨询TA

最近有几个朋友问我,D轮融资的公司马上要上市了,能不能提前布局?说实话,D轮融资的公司确实容易让人心动——毕竟能走到D轮,说明已经过了早期烧钱阶段,业务模式基本成型,甚至可能有知名机构背书。但我见过太多散户因为盲目追明星项目踩坑,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的经验,聊聊D轮融资的公司到底值不值得投资,以及普通投资者该怎么分析。

d轮融资的公司值得去吗?散户投资前必看分析

先得说清楚,D轮融资到底意味着什么。一般来说,公司融资轮次是种子轮、天使轮、A轮、B轮、C轮、D轮这样递进的,D轮已经是上市前的后期融资了。这时候的公司,通常已经有了稳定的营收,甚至可能实现盈利,市场份额也比较可观,融资目的往往是为了扩大产能、拓展新市场,或者直接为IPO做准备。比如前两年某新能源电池公司,D轮融资时估值已经到了千亿级别,当时很多机构抢着投,后来上市后确实涨了不少。

但别以为D轮就一定安全,这里面的坑其实不少。我之前有个同事,听说某D轮电商公司要上市,觉得机构都投了,肯定没问题,上市第一天就满仓买入,结果三个月跌了40%。后来我帮他分析才发现,这家公司虽然营收高,但净利润一直是负的,D轮融资的钱主要用来补贴用户,根本没解决核心盈利问题。这就是典型的只看轮次不看质地的误区。

那到底哪些D轮公司值得关注?我总结了三个关键点,都是我自己分析时一定会看的:

第一个是融资用途。拿到D轮的钱要干什么?是投研发、扩产能,还是补现金流?如果是前者,比如某半导体公司D轮融资明确说要建第三代半导体产线,而这个领域正好是政策支持的方向,那未来业绩兑现的可能性就大;但如果融资用途写着补充流动资金,又没说具体怎么用,就得小心——可能公司本身现金流已经出问题了。

第二个是机构背景。D轮融资的投资方是谁很重要。如果是高瓴、红杉这种长期专注某行业的机构,他们的尽调能力比散户强得多,投后管理也能给公司带来资源;但如果是一些不知名的小机构,甚至有快进快出的PE,那可能只是为了上市后套现,这种公司上市后破发的风险很高。

第三个是行业前景。就算公司本身不错,要是所处的行业在走下坡路,也很难有好表现。比如前几年某共享单车公司,D轮融资时估值几百亿,但整个行业已经进入存量竞争,后来上市后股价一路跌,现在基本没人提了。

那普通投资者怎么去查这些信息?说实话,散户自己找资料真的太难了——公司官网信息滞后,新闻报道碎片化,研报又多又专业,根本看不过来。我自己以前也踩过这个坑,为了查一家D轮公司的财务数据,翻了十几个网站,结果还是没找到关键的营收增长率。后来用了工具才发现,其实这些信息早就被整理好了。

比如我现在常用的希财舆情宝,它的AI研报功能就挺实用。它会抓取全网关于这家公司的研报,不管是券商出的还是行业分析报告,都能通过AI提炼核心要点,像公司新业务进展产能利用率未来业绩预测这些关键信息,直接结构化展示出来。之前分析一家准备上市的D轮医疗公司时,我通过它看到多家券商研报都提到公司核心产品市占率已达30%,但研发投入同比下降15%,这就提醒我要注意它的创新能力是否可持续,避免了盲目跟风。

除了研报,市场情绪也很重要。有些D轮公司上市前热度很高,散户容易被情绪带动追高,但其实机构可能已经在悄悄减持。这时候可以看看舆情宝的舆情评分功能,它会基于全网新闻、股吧讨论这些信息,给股票打一个0-100分的舆情分,评分越高说明市场情绪越好。比如去年有个D轮教育公司,上市前舆情评分一直在80分以上,看起来形势很好,但上市前三天评分突然掉到50分,后来才知道是有机构提前撤资,很多散户没注意到这个信号,结果被套住了。

当然,不是所有D轮公司都不值得投,关键是要理性分析。如果一家公司D轮融资后,营收和净利润同步增长,行业处于政策支持的风口(比如现在的人工智能、新能源),融资用途明确用于扩大核心业务,而且舆情评分持续在60分以上,那确实可以重点关注。但如果公司还在靠补贴维持增长,或者行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就算是D轮融资,也要多留个心眼。

最后说个实在的,散户做投资最缺的就是信息差和分析工具。以前我每天花三四个小时看新闻、翻研报,效率特别低,现在用舆情宝的免费功能,每天能看几份研报解析和舆情报告,关键信息一目了然。如果你也想试试,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会刷新免费额度,或者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体验一下AI研报和舆情评分这些功能,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帮你避开不少坑。投资嘛,讲究的就是用对工具、少走弯路,你们说对不对?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