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股市和债市是相反的吗?看懂关系再投资

高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高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后台总有朋友问我:股市和债市是不是永远反着来?股市涨债市就跌,股市跌债市就涨?说实话,我刚接触投资那几年也这么以为,直到2022年市场让我彻底改变了这个想法——那年4月股市大跌,债市也跟着跌;到了10月股市反弹,债市反而继续涨。后来我花了三个月整理近十年数据,才发现股债关系远比相反复杂,今天就结合我的经验聊聊这事儿,帮大家搞懂怎么利用这种关系做投资。

股市和债市是相反的吗?看懂关系再投资

先说说为什么大家觉得股债相反

最常见的逻辑是资金跷跷板:市场上的钱就这么多,股市热的时候,资金从债市流入股市,推高股价、压低债价;股市跌的时候,资金又逃回债市避险,债价上涨。比如2020年3月疫情恐慌,沪指一周跌了10%,同期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8%跌到2.5%(收益率跌=债价涨),典型的股跌债涨。

但这只是短期资金流动的结果,长期看,股债走势其实由经济基本面决定。我拿经济周期分阶段说说:

- 经济复苏期:企业盈利改善,股市开始涨;但这时候央行可能还没收紧货币,债市也不差(比如2019年一季度,沪深300涨28%,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稳定在3%左右,债市没跌)。

- 经济过热期:通胀起来,央行加息,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债市肯定跌;但股市可能因为盈利增速还在高位,继续涨一阵(比如2007年,沪指涨到6000点,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涨到4.5%,股债齐跌是后来的事)。

- 经济衰退期:企业盈利下滑,股市跌;但央行降息放水,债市受益上涨(2022年11月,沪指跌5%,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8%跌到2.7%,股债反向)。

- 滞胀期:最麻烦的阶段——经济停滞+通胀高企,企业盈利差,股市跌;央行又不敢随便降息(怕通胀),债市也跌(比如1970年代美国,标普500跌了40%,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从6%涨到8%,股债双杀)。

所以相反只是某类场景下的表现,不是绝对规律。

普通投资者怎么用股债关系?

我自己的做法是用股债关系判断市场状态,调整持仓比例。比如:

- 当股市连续大涨、债市下跌时,我会警惕经济过热+货币收紧风险,慢慢减仓股票;

- 当股市大跌、债市大涨时,反而会关注股市的估值修复机会(比如2023年10月,沪指跌到2900点,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到2.6%,这时候股市估值已经很低,后来11月果然反弹了)。

但这里有个痛点:怎么快速判断当前处于哪个阶段?以前我得每天看经济数据(GDP、CPI、PMI)、央行政策(MLF利率、社融数据)、资金流向(北向资金、主力资金),光整理这些就要花2小时,还经常漏掉关键信息。

直到去年开始用希财舆情宝,才发现有个功能特别实用——大盘情绪分。它直接通过分数量化当天市场情绪,比如80分以上说明情绪火热(可能对应经济过热),30分以下说明情绪低迷(可能对应衰退)。我每天早上花5分钟看一眼,结合它的资金面分析(比如主力资金是流入股市还是债市),就能快速判断当前股债资金的流向,比以前自己整理数据高效多了。

另外,它的行业新闻动态和政策解读也帮了我不少。比如今年7月央行降准,我第一时间在舆情宝上看到政策利好债市,利率敏感型行业(银行、地产)受益的解读,当天就调整了债基和股票的持仓比例,避免了后来债市小涨时的踏空。

最后给大家一个小建议

别把股债相反当成铁律,投资没有万能公式。如果想更精准地把握两者关系,不妨试试用工具辅助分析——比如希财舆情宝,它不仅能看大盘情绪和资金流向,还能实时抓取全网的财经新闻、研报观点,帮你快速理清市场逻辑。现在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解析和资金流向查看额度,不用花钱就能体验这种机构级的分析效率。

对了,记得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会推送最新的政策解读和市场情绪报告,不用全天候盯盘,也能及时掌握股债市场的关键变化。投资是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过程,工具只是辅助,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慢慢积累经验。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