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炒股那几年,我总盯着K线图上的涨跌,却很少认真看过分时图里那些红绿色的小柱子。直到有一次踩了个大坑——明明看到一只股票早盘放量上涨,红柱一根比一根粗,赶紧追进去,结果下午就跳水,当天套了8个点。后来复盘才发现,那天的放量根本没资金支撑,就是主力故意做的假动作。从那以后我才明白,分时图里的红绿色量柱,其实藏着当天多空博弈的真实底牌。
平时看盘时,我总会先扫一眼分时图下方的量柱区域。红色柱子代表主动买入的成交量,简单说就是买方直接按卖一甚至更高的价格抢筹成交的量;绿色柱子则是主动卖出,卖方直接以买一或更低的价格抛售。但光看颜色没用,得结合大小和位置来判断。
先说量柱的大小。正常交易时,量柱会保持一定的粗细,突然变粗的量柱不管红还是绿,都得打起精神。比如早盘半小时内出现的放量,通常比尾盘最后几分钟的放量更有参考价值。早盘是主力真正想启动行情的时间,这时候的放量如果配合股价稳步上涨,红柱持续放大,大概率是真资金进场;但如果是尾盘突然放量拉升,红柱猛地变粗,就得小心——很多时候这是主力为了做收盘价故意为之,第二天很可能低开。
另外,量柱和价格的配合度也很关键。我习惯把分时线和量柱放在一起看:如果股价慢慢往上走,红柱也跟着一点点变粗,这叫量价同步,说明上涨有资金在推动,这种情况比较健康;要是股价在涨,红柱却越来越细,甚至开始出现绿色柱子,这就是量价背离,大概率是上涨乏力,随时可能回调。反过来,股价下跌时绿柱缩小,红柱偶尔冒头,可能是下跌动能在减弱,说不定有反弹机会。
还有个细节得注意,别被假放量忽悠。有些股票会突然出现一堆大红柱,分时线直线拉升,看着特别强势,但仔细看盘口会发现,上方卖单其实没怎么减少,都是主力自己在对倒。记得去年有只小盘股,早盘10点突然拉直线,红柱粗得吓人,分时图上看着像要涨停,结果我用希财舆情宝查了下主力资金流向,发现大单净流出反而在增加,再看风险预警提示,里面提到公司前几天刚被监管关注。果然,没过半小时股价就掉下来了,红柱也变成了绿柱,那天追进去的散户估计都套住了。
说实话,以前遇到这种分时异动,我也只能靠经验猜,经常判断不准。但用了希财舆情宝后,这种纠结少多了。它的AI舆情功能里有个股价异动原因分析,特别实用。比如看到某股分时突然放量,不管红柱绿柱,我都会打开舆情宝查一下——它能实时抓取当天的主力资金流向、龙虎榜数据,还会汇总最新的利好利空消息,直接告诉我这次异动是真有资金进场,还是主力在演戏。前阵子有只新能源股早盘放量下跌,绿柱一片,我本来以为是出货,结果舆情宝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入,而且行业新闻动态里提到板块政策利好刚出来,后来果然下午就反弹了,这要是单凭量柱颜色判断,肯定就割在低点了。
现在希财舆情宝有免费体验活动,每天都会刷新股价异动原因和舆情报告的查看额度,不用花一分钱就能试试。如果你也经常纠结分时量柱背后的真相,想知道放量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不妨去微信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体验一下这种量柱+资金+消息的立体分析方式。毕竟炒股这事儿,看对了为什么涨,比只看到涨了重要多了。
平时看分时图,我会把量柱当作体温计,但光看体温还不够,得知道为什么发烧。红柱绿柱只是表象,背后的资金动向、消息面变化,才是判断涨跌的关键。多一个维度分析,就能少踩一个坑,这大概就是我这些年炒股总结的最实在的经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