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禁止买入风险警示股怎么办?三招教你提前避坑

许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许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后台总收到读者留言,问账户突然收到'禁止买入风险警示股'的提示,该怎么办?说实话,每次看到这种问题我都挺揪心的——这两年见过太多散户因为踩雷ST股、*ST股,最后本金大幅缩水的案例。上个月还有个老粉丝跟我吐槽,说自己跟风买了某只连续亏损的股票,结果没几天就被实施风险警示,账户直接被限制买入,想补仓摊成本都不行,只能眼睁睁看着股价跌跌不休。

禁止买入风险警示股怎么办?三招教你提前避坑

其实监管设置禁止买入风险警示股的门槛,本质是为了保护普通投资者。这类股票要么连续亏损、要么存在违规担保、资金占用等问题,踩雷概率远高于普通股票。但问题在于,很多散户根本分不清哪些股票有风险警示的苗头,等到交易所发公告时,往往已经来不及了。

一、先搞清楚:哪些股票会被禁止买入?

根据交易所规定,当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或退市风险警示(*ST)后,普通投资者如果要买入,需要签署《风险警示股票风险揭示书》,而且单日买入量不得超过50万股。但即便如此,我也不建议散户碰这类股票——除非你对公司基本面有绝对把握,能看懂财报里的隐藏风险,否则大概率是火中取栗。

更麻烦的是,很多股票在被实施风险警示前,已经有明显的风险信号。比如连续两个季度净利润为负、商誉占净资产比例过高、大股东频繁质押或减持、收到监管问询函等。但散户平时要上班、看盘时间有限,很难每天盯着几百家公司的公告和财报,等到发现问题时,往往已经被拉黑了。

二、三个实操方法,提前规避风险警示股

这几年我帮身边朋友筛选股票时,总结出三个简单有效的方法,至少能避开80%的潜在风险警示股:

第一,看财务指标的硬伤。重点关注净利润、净资产、商誉这三个数据。如果一家公司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或者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为负,基本就触发了*ST的条件。商誉占净资产比例超过50%的公司也要警惕,一旦并购标的业绩不达标,大额商誉减值可能直接导致亏损。

第二,盯紧监管动态。交易所的问询函、关注函,证监会的立案调查公告,这些都是重要信号。比如某公司被质疑财务造假或违规担保,即便暂时没被ST,后续被实施风险警示的概率也很高。我之前就遇到过一只股票,因为违规担保金额超过净资产100%,收到问询函后股价暴跌40%,三个月后就被ST了。

第三,用工具辅助识别风险。说实话,前两个方法需要花大量时间看财报、刷公告,普通散户很难坚持。我自己现在分析股票时,会用希财舆情宝的风险预警提示功能——它能实时抓取个股的监管处罚、商誉减值、机构评级异动等风险信息,直接在舆情报告里标红提示。上个月帮一个朋友看某只医药股,舆情宝直接跳出股东质押比例过高(90%)+ 连续6个月商誉减值风险,当时股价还在横盘,现在已经跌了30%,幸好没让他入手。

三、关键:用舆情评分给股票做体检

其实规避风险警示股的核心,是提前识别高风险个股。但散户不可能每天跟踪几千家公司的动态,这时候就需要一个能帮你过滤风险的工具。我自己用下来,希财舆情宝的舆情评分功能挺实用——它会基于全网舆情信息(新闻、研报、股吧讨论等),给每只股票打0-100分,0-15分是严重负面,81-100分是强烈正面。

比如去年那只被ST的教育股,在被实施风险警示前3个月,舆情宝的评分就从65分掉到了20分(负面标签),风险预警里明确写着政策监管风险+ 业绩持续亏损。如果当时能看到这个评分,大概率不会去碰。现在我选股票,第一步就是看舆情评分,低于40分的直接pass,连研究的必要都没有——毕竟市场上有4000多只股票,何必去赌那些差评股?

四、免费体验:每天都能查风险,低成本避大坑

可能有人会说工具要花钱吧?其实希财舆情宝有免费体验额度——每个用户每天都能刷新舆情报告舆情评分风险预警的免费查看次数。你不用开通会员,也能看到核心的风险提示。比如你想查某只股票有没有风险警示的苗头,直接在小程序里搜代码,就能看到它的舆情评分、风险预警(商誉减值、监管处罚这些都会标出来),5分钟就能给股票做个体检。

我算了笔账:假设你因为没避开一只风险警示股,亏损了5000元,而舆情宝的会员一个月也就几十块,投入产出比根本不用算。现在很多人炒股宁愿亏几万,也舍不得花几百块买个工具辅助,其实是本末倒置——投资里,不踩坑比赚快钱更重要。

最后说一句

如果你也担心买到风险警示股,或者想给手里的股票做个风险体检,可以直接微信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每天免费看舆情报告和评分。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会推送每日风险预警和热门股舆情分析,不用盯盘也能及时避坑。记住:散户炒股,先学会不亏,才能谈赚钱。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AI炒股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