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有不少朋友问我,手里的股票涨停后第二天冲高回落,到底是主力洗盘还是出货?说实话,这种走势确实挺磨人的——前一天刚吃了涨停板的肉,第二天高开冲高时以为要连板,结果尾盘砸下来,利润回吐不说,还可能被套。我刚入市那几年也踩过不少这种坑,后来慢慢总结出一些规律,今天就结合自己的经验聊聊怎么应对这种情况。
先说说最常见的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主力借冲高出货。我见过不少股票涨停当天封板不坚决,反复开板,第二天直接高开5个点以上,然后快速拉到7、8个点,这时候盘口会出现大量卖单,股价开始震荡下跌。这种走势背后,往往是前一天的涨停本身就是游资快进快出的操作,第二天趁着散户追高的热情直接派发筹码。之前我有次碰到一只消费股,涨停次日冲到9个点没封住,当时没多想,结果下午就砸到绿盘,后来看龙虎榜才发现,前一天买入的游资席位全在卖出榜单上。
第二种情况是市场情绪突然降温。有时候个股本身没问题,但大盘环境变差,或者同板块其他股票跳水,资金就会集体撤离。比如去年有次新能源板块集体涨停,第二天龙头股高开后,整个板块突然被利空消息带崩,龙头也跟着冲高回落。这种时候个股本身没问题,但覆巢之下无完卵,只能跟着调整。
那怎么提前判断是哪种情况呢?我以前都是自己翻龙虎榜、看资金流向,还要刷股吧和新闻,经常忙了一上午还理不清头绪。后来用了希财舆情宝的主力资金流向和舆情评分功能,才发现分析起来其实没那么复杂。
比如主力资金流向,舆情宝能实时汇总龙虎榜数据和主力资金动向,不用自己一个个查席位。我记得上个月有只科技股涨停,第二天高开3个点,我打开舆情宝一看,主力资金净流出已经超过5000万,而且前一天的龙虎榜显示买入席位都是短期游资,这时候心里就有数了,冲高时果断止盈,避免了后面5个点的回调。
还有舆情评分,这个功能对判断市场情绪特别有用。每只股票每天会生成0-100分的评分,80分以上是强烈正面,60分以下就要警惕。有次我持有的一只医药股涨停后,第二天舆情评分从85分掉到了58分,评分曲线明显向下拐,虽然股价还在冲高,但舆情宝提示资金面出现分歧,机构评级异动,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劲,果然下午就开始回落。后来看报告才知道,当天上午有机构悄悄下调了目标价,只是消息没大范围传开。
说实话,散户最大的劣势就是信息不对称,等我们看到新闻的时候,主力可能已经跑完了。但用舆情宝的话,它能实时抓取全网的新闻、研报、股吧讨论,通过AI解读消息的影响,生成舆情报告。我现在每天早上花5分钟看看持仓股的舆情评分和资金流向,就能大致判断当天的走势,比以前盯盘轻松多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冲高回落都要卖。如果舆情评分维持在70分以上,主力资金净流入,而且技术面没破关键支撑位,可能只是洗盘。这时候可以结合舆情宝的风险预警提示,看看有没有商誉减值、监管处罚这些利空,如果没有,耐心持有反而可能吃到后面的行情。
想免费体验这些功能的话,可以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解析和评分查看额度,不用一直盯盘也能掌握关键信息。反正免费额度不用白不用,试过觉得有用再考虑开通会员也不迟。毕竟炒股最重要的是不踩坑,花点小钱买个工具帮自己把关,总比被套在高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