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除权除息是利好还是利空?关键看这三点

首席王老师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首席王老师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后台总有读者问,手里的股票要除权除息了,到底该留还是该卖?这问题我刚入市那几年也纠结过,当时不懂里面的门道,看着股价突然大跌就慌着割肉,后来才发现自己踩了个大误区——除权除息本身不算利好也不算利空,关键得看背后的公司质地和市场情绪。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的经验,跟大家掰扯清楚这里面的门道。

除权除息是利好还是利空?关键看这三点

先说说什么是除权除息。说白了,就是上市公司给股东发完福利(分红、送股、转增股本)后,股价得按比例下调,让总市值保持不变。比如10股送5股,股价从10元变成6.67元,股数多了但股价低了,你手里的资产没增没减。所以单从数字上看,这就是个左手倒右手的调整,不算真正的涨跌。

但散户为啥总把它当大事?因为市场常把除权除息和公司好坏挂钩。我见过两种典型情况:一种是高分红的公司,每年稳定分3%-5%,这种股票除权后股价往往会慢慢涨回去(填权),因为大家觉得公司盈利稳、现金流足,愿意长期持有;另一种是刚上市没几年的公司,突然搞10送20的高送转,结果除权后股价一路跌(贴权),后来才知道是大股东为了减持铺路——送股后股价变低,散户觉得便宜容易接盘,大股东趁机跑路。

那怎么判断手里的股票属于哪种?这就得看两个核心:公司的真实盈利能力,以及市场对它的情绪。散户最头疼的就是这两点——财务报表那么多数据,根本看不懂;股吧、新闻消息满天飞,不知道哪条是真影响股价的。

我现在分析这种问题,都会先打开希财舆情宝查两个指标。前阵子有个读者问一只消费股,说马上要10派8元(每10股分8元现金),他纠结要不要留。我用舆情宝查了下,这只股票的AI财务评分有82分,拆开看经营盈利能力90分,成长能力78分,近五年财务评分都在75分以上,说明公司真能赚钱,不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假分红。再看舆情评分,最近一个月从65分涨到了72分,标签是正面,研报里机构给的目标价还比现价高15%,这种情况下除权除息更可能是利好信号——公司有持续分红的底气,市场也认可它的价值。

但另一种情况就得警惕。去年有只科技股,除权前股价从15元涨到25元,公司宣布10转8派1元,看着挺大方。我当时帮朋友查舆情宝,发现它的财务评分才52分(强中性),五年财务评分波动很大,最低到过38分(负面),再看主力资金流向,除权前三天净流出超2亿,龙虎榜显示机构席位在出货。这种就明显是借高送转炒作,除权后股价一路跌到12元,朋友幸亏及时跑了。

所以说,除权除息是利好还是利空,根本不在除权除息本身,而在公司有没有真本事、资金有没有真看好。散户想搞明白,光看股价变动没用,得穿透表象看本质——盈利稳不稳定?分红能不能持续?市场现在是在抢筹还是在出货?

这些分析要是靠自己翻财报、刷新闻,一天也看不完一只股票。我现在每天花10分钟用舆情宝扫一遍自选股,它的财务评分直接把偿债、盈利、成长等6个维度的数据压缩成0-100分,80分以上基本就是优质股;舆情评分则汇总了研报、股吧、新闻的观点,70分以上说明市场情绪正面,不用自己费劲判断消息好坏。关键是,这些功能每天都有免费查看额度,微信小程序搜希财舆情宝就能用,不用花一分钱先体验,觉得有用再考虑开通会员,投入产出比挺高。

对了,除了单个股票分析,它的大盘情绪分也挺实用。比如除权除息期间如果大盘情绪分低于40分(弱中性以下),就算公司不错,股价也可能跟着大盘跌,这时候就得控制仓位;要是情绪分80分以上(强烈正面),优质股填权的概率会更高。这些数据每天早上希财网公众号都会推送,不用盯盘也能及时知道市场冷暖。

最后总结下:除权除息本身是中性事件,别被股价大跌吓住,也别被高送转冲昏头。重点看三点:公司财务评分(盈利和分红能力)、舆情评分(市场情绪)、主力资金动向(资金是否真看好)。散户想少踩坑,与其自己瞎琢磨,不如用工具提高效率——毕竟现在免费工具都能做到机构级的分析了,何必浪费时间在无效信息上呢?想试试的话,直接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的免费额度足够分析两三只股票,低成本就能把分析逻辑理顺,比道听途说靠谱多了。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