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炒股看市盈率:动、静还是TTM?一文讲清

资深孟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资深孟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后台总收到新手朋友的留言,问看市盈率到底该看动态、静态还是TTM,说自己打开软件一看三个数字都不一样,越看越糊涂。其实不光新手,我刚入市那几年也踩过这个坑,今天就结合自己的经验,跟大家掰开揉碎了聊清楚。

炒股看市盈率:动、静还是TTM?一文讲清

先说说静态市盈率,这个最常见,软件上一般标着PE(静)。它的算法简单,就是当前股价除以去年年报的每股收益。比如某公司去年每股赚1块,现在股价10块,静态PE就是10倍。好处是数据实打实,年报经过审计,靠谱。但问题也明显,时效性太差。要是现在都9月了,公司今年业绩跟去年比已经天翻地覆,还盯着静态PE就像用老黄历看今天的天气。我20年的时候买过一家周期股,静态PE看着才8倍,觉得便宜,结果三季度业绩预告出来同比下滑60%,股价直接跌了30%,就是吃了静态PE的亏——没考虑到行业周期已经拐头了。

再看动态市盈率,也就是PE(动)。这个是用当前股价除以券商预测的未来一年每股收益。比如机构预测某公司今年能赚1.5块,现在股价15块,动态PE就是10倍。听着挺好,能提前反映预期,但预测这两个字就是把双刃剑。我19年追过一只消费股,当时动态PE看着25倍,机构说全年业绩能涨50%,结果三季度财报出来增速只有20%,预测直接下修,股价跟着跌了20%。后来才发现,机构预测有时候太乐观,尤其是那些热门赛道,很容易踩预期差的坑。

最后是TTM市盈率,也就是滚动市盈率,用的是过去12个月的净利润数据。比如现在是2025年9月,就用2024年三季度到2025年二季度的累计净利润来算。这个比静态及时,又比动态靠谱,因为数据都是已经发生的。但它也有缺点,比如遇到公司季节性业绩波动大的,像白酒股旺季在四季度,用TTM算可能会高估淡季的估值。我之前买过一家家电公司,二季度是淡季,TTM PE看着30倍,结果等到三季度旺季业绩出来,PE直接降到20倍,白白等了三个月。

说实话,单独看任何一个市盈率指标都像盲人摸象,得结合公司的业绩增速、行业特性、市场情绪来判断。比如周期股得看TTM,避开业绩顶点;成长股得结合动态PE和业绩预告,别追太高预期;价值股可能需要对比静态PE和历史分位。但问题来了,普通散户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查业绩预告、行业周期、机构研报?这也是我后来开始用工具的原因。

前阵子试了希财舆情宝,发现它的AI估值功能挺实用。它不是简单给个市盈率数字,而是结合公司近五年的财务数据、最新的业绩预告、机构研报里的业绩预测,再加上市场当前的估值水平,算出来一个合理估值区间,直接告诉你现在股价是高估、低估,还是在合理范围。比如我之前看的一只新能源股,静态PE 40倍,动态PE 25倍,单看动态好像挺便宜,但舆情宝的AI估值显示当前股价较合理估值高估15%,点进去看详细说明,原来机构最新预测下修了明年的增速,动态PE的分母已经不准了。要是以前光看动态PE买进去,又得被套。

最关键的是,这个功能不用一开始就花钱。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有免费体验额度,每天都会刷新研报解析、舆情报告这些免费查看次数,你可以先把自己手里的股票输进去,看看AI估值怎么说,验证一下自己的判断。对散户来说,与其花时间在各种市盈率指标里绕圈子,不如用工具把复杂的分析简化,毕竟咱们的目标是赚钱,不是考会计证。投入产出比很重要,一个靠谱的工具能帮你避开的坑,可能比一年的会员费值钱多了。

当然,市盈率只是估值的一部分,还得看公司的舆情怎么样、有没有突发利空、主力资金在不在流出。这些舆情宝里也能看,不过免费额度有限,大家可以先体验AI估值这个功能,觉得有用再考虑开通会员。具体的会员价格和权益,小程序里都有明细,自己去看更清楚。

后面我会分享更多结合工具看盘的技巧,大家可以先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会推送市场热点解读和实用工具教程。要是等不及,现在直接在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就能免费体验,试试用AI估值看看你手里的股票到底贵不贵。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