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入市多年的散户,我发现很多新手朋友刚开始用同花顺看盘时,都会问同一个问题:5日均线到底在哪儿调?怎么看才有用?说实话,我刚入市那会儿也被这个问题困扰过,对着K线图捣鼓半天找不到,后来还是跟着老股民一点点学才弄明白。今天就把我总结的方法和实际用下来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全是实操干货,看完你肯定能学会。
一、同花顺5日均线怎么调出来?分手机和电脑版说
先讲手机端,毕竟现在大家用手机看盘多。打开同花顺APP,随便搜一只股票进入行情页面,默认显示的一般是日K线。这时候你盯着K线图空白处,长按2秒左右,会弹出一个菜单,里面有指标选项,点进去就能看到均线了。选了均线之后,屏幕上会出现几条不同颜色的线,默认可能是5日、10日、20日这些。如果没有5日线,就点右上角的设置,找到均线参数,把其中一条改成5,保存后返回,5日均线就出来了——通常是白色或黄色(不同软件颜色可能不同,看参数标注就行)。
电脑版更简单,打开同花顺软件进入个股K线图,直接在键盘上按MA两个字母,回车,均线指标就加载了。同样,如果参数里没有5日,在均线上右键点击,选调整指标参数,把第一个参数设为5,确定后5日均线就显示了。记得第一次调的时候,我对着键盘按了半天MACD,结果出来的是MACD指标,闹了笑话,后来才知道均线的快捷键是MA。
二、5日均线怎么看?别光看线,结合股价位置才有用
调出均线只是第一步,关键是怎么用。5日均线,简单说就是最近5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连成的线,反映的是短期股价趋势。我总结了三个最实用的用法,都是自己真金白银试出来的:
1. 看短期趋势:股价在均线上方还是下方
如果股价一直稳稳站在5日均线上,而且均线是向上倾斜的,说明短期趋势走好,比如股价回调到5日线附近没跌破,反而是个低吸机会。记得去年有只票,股价沿着5日线慢慢涨,每次回踩均线都能弹起来,我跟着做了两波小波段,赚了点零花钱。反过来,如果股价跌破5日线,均线开始走平甚至向下,那就要小心了,短期可能要调整。
2. 找支撑和压力位:回调到均线能不能撑住?
这是我用得最多的。股价上涨时,5日线往往是短期支撑,比如涨了几天开始回调,跌到5日线附近如果不继续跌,甚至放量反弹,大概率还能涨。但如果跌破5日线后反抽不过去,那可能就要看10日线甚至20日线了。有一次我拿着一只票,5日线破了之后没及时走,想着等反弹,结果一路跌到10日线才稳住,少赚了不少,现在想起来都后悔。
3. 结合成交量:光看线不够,量能得跟上
均线走好但成交量萎缩,大概率是虚的。比如股价站上5日线,但是每天成交金额比之前还少,这时候别轻易追。反之,如果股价回踩5日线,成交量突然放大,说明有资金在这个位置接盘,支撑才靠谱。我之前踩过坑:一只票5日线看着挺好,结果成交量越来越小,后来果然跌了,就是忽略了量能这个细节。
三、光看均线不够,我是怎么避开技术面陷阱的?
说实话,以前我只盯着5日线操作,吃过好几次亏。印象最深的是前年,一只票5日均线走得很漂亮,股价沿着均线稳步涨,我觉得机会来了就重仓进去,结果第二天公司突然出了个利空公告,说是业绩预告不及预期,股价直接低开跌停,5日线完全没用了。那会儿我才明白:技术面只是一方面,消息面、市场情绪这些看不见的因素,有时候比均线还重要。
后来跟一个做机构的朋友聊天,他说他们从来不单看技术指标,都会结合舆情、研报这些综合分析。我就问他散户哪有精力看那么多东西?他给我推荐了希财舆情宝,说是专门给散户做的AI工具,能把复杂的消息面、舆情整理成简单的报告。我半信半疑试用了一下,没想到真帮我避开了一次风险。
上个月有只票,5日均线刚金叉10日线,技术面看着要涨,我正准备买,顺手用希财舆情宝查了一下它的舆情评分——只有35分,标签是负面,报告里提到公司近期有监管问询函,虽然还没正式处罚,但市场情绪已经转空。当时我心里一紧,没敢买,结果三天后公司果然公告被立案调查,股价直接暴跌。现在想想都后怕,如果当时只看均线,又要被套牢。
四、希财舆情宝为什么对散户有用?说两个我常用的功能
我用下来觉得最实用的是它的AI舆情功能。它能实时抓取全网的新闻、研报、股吧讨论,然后用AI解读这些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最后生成一个0-100分的舆情评分。比如评分80分以上是强烈正面,15分以下就是严重负面,一眼就能看出市场对这只票的情绪怎么样。像我刚才说的那只票,技术面再好,舆情评分低了,就得小心。
另外它还有个舆情评分曲线,能看到这只票最近一周、一个月的舆情变化。比如某只票5日线刚开始走好,但舆情曲线却在往下掉,说明消息面可能在恶化,这时候技术面的信号就得打个问号。我现在养成了习惯,每次看均线之前,先在舆情宝上扫一眼舆情评分,两者结合着看,心里才踏实。
可能有人会问:这工具是不是很贵?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担心,毕竟散户赚钱不容易。但用了才知道,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报告、舆情评分查看额度,不用马上花钱开会员,先体验几天看看效果。像我刚开始就每天用免费额度查两只票,避开了几次风险,后来觉得值才开的会员——比起踩一次坑亏的钱,这点会员费真不算什么。
最后说句心里话
炒股这件事,技术面是基础,比如5日均线这种工具必须学会用,但千万别迷信单一指标。市场很复杂,消息、情绪、资金都会影响股价。以前我总觉得自己看均线、MACD就够了,结果频繁踩坑;现在结合希财舆情宝的舆情分析,虽然不敢说次次都对,但至少避开了很多明显的风险,操作起来心里更有底。
如果你也想把技术面和消息面结合起来分析,不妨试试先免费体验一下——直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希财舆情宝,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报告额度,不用花一分钱,先看看它能不能帮你解决问题。另外,想学习更多均线、MACD这些技术指标的实战用法,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我平时会在里面分享一些自己的操作笔记。
炒股嘛,多学一个工具,多一份底气。希望大家都能少踩坑,多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