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一般涨停后第二天怎么操作?看懂3点不踏空

两融张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两融张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炒股这些年,我踩过最痛的坑,就是涨停板后的第二天。记得刚入市那会儿,看到股票涨停就兴奋,觉得捡到宝了,结果第二天要么高开低走,要么直接跌停,赚的钱没捂热就亏回去。后来见的多了才明白,涨停只是表象,第二天怎么走,得掰开揉碎了看。

一般涨停后第二天怎么操作?看懂3点不踏空

先说个我自己的教训。前几年有只消费股,早盘半小时就直线拉涨停,我当时觉得强势!主力发力了,赶紧追进去。结果当天涨停是封住了,但尾盘集合竞价时突然放量,成交量比前一天大了3倍。我当时没在意,想着放量涨停更牛,结果第二天一开盘就低开5个点,然后一路往下砸,当天亏了12个点。后来才知道,那天尾盘放量是主力在悄悄出货,我完全没看出来资金动向,活活被埋了。

后来我慢慢总结,涨停后第二天的操作,至少得看三个关键点,这都是拿真金白银换来的经验。

第一个是涨停时的资金成色。不是所有涨停都一样,得看是缩量涨停还是放量涨停。如果是缩量涨停,说明抛压小,主力控盘强,第二天高开的概率大;但如果是放量涨停,尤其是尾盘突然放量,就得小心了——可能是主力在涨停板上出货,把筹码倒给散户。我后来养成习惯,涨停后会盯着龙虎榜和主力资金流向,但以前自己看龙虎榜,经常分不清机构是真买还是假买,游资是不是一日游。

第二个是消息面能不能撑住。很多股票涨停是因为突发利好,比如业绩预增、政策支持。但利好分短期和长期,有的利好当天兑现,第二天就见光死。比如有次新能源股因为政策利好涨停,结果晚上出了个行业研报,说需求可能不及预期,第二天直接低开。以前我自己看消息,经常被各种股吧帖子、小道消息带偏,分不清哪些是真利好,哪些是吹票。

第三个是整个市场情绪和板块热度。如果大盘当天情绪好,板块是热点(比如当时的AI、新能源),涨停股第二天容易被资金继续追捧;但如果大盘暴跌,或者板块退潮,就算个股涨停强势,也可能被带下来。我以前就吃过这个亏,一只半导体股涨停,但当天整个科技板块大跌,第二天它也跟着低开,根本没溢价。

说实话,这三个点单独看都不难,但要同时分析清楚,对散户来说真挺难的——既要盯资金,又要看消息,还得判断情绪,精力根本不够。后来我开始用工具辅助,试了不少软件,最后留下的是希财舆情宝。不是说它多神,但确实解决了我以前的两个大痛点:一是不知道主力资金到底在干嘛,二是分不清消息真假。

比如主力资金流向,舆情宝里有个主力资金流向模块,能直接看到涨停当天的大单净流入、龙虎榜数据,甚至能分析出是机构在买还是游资在卖。有次我持有的一只医药股涨停,用舆情宝一看,主力资金净流入1.2亿,机构席位净买入,游资没动,我就判断主力是真看好,第二天果然高开3个点,我止盈走了。要是以前自己看龙虎榜,可能就错过这些细节了。

还有消息面分析,舆情宝的AI舆情功能会抓取全网的新闻、研报、股吧讨论,然后用AI解读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最后给个0-100分的舆情评分。比如涨停后第二天,我会看这只股票的舆情评分——如果评分在80分以上(强烈正面),说明市场情绪还在;如果评分突然掉到50分以下,可能有隐藏利空。之前有只消费股涨停,舆情评分85分,但晚上评分掉到60分,我赶紧去看原因,发现是公司被监管问询的消息刚出来,第二天及时卖了,没被套。

最关键的是,这些功能不用花钱也能体验——现在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能免费看主力资金流向、舆情评分和舆情报告,足够判断涨停后的基本情况了。对散户来说,花点时间用工具辅助,总比自己瞎猜强,毕竟炒股赚的每一分钱,都得靠胜率堆起来。

其实涨停后第二天的操作,核心就一个:别凭感觉,要靠数据说话。你不用成为专家,但至少要知道资金有没有跑消息能不能持续市场给不给面子。这些数据靠自己盯盘很难全面,用对工具能省不少事。

如果你也经常在涨停后不知道卖还是留,建议去看看希财舆情宝,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就能免费体验,每天刷新的免费额度够看关键数据了。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会推送每日舆情报告,不用整天盯盘也能知道重点。

最后说句实在的,炒股没有百分百正确的操作,但用工具把猜变成分析,胜率总能高一点。涨停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理性判断比盲目追涨杀跌重要多了。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