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市那几年,我对换手率这东西真是又爱又恨。有时候看到一只股票突然放量,换手率冲到10%以上,心里就痒痒,觉得肯定有资金在抢筹,赶紧追进去,结果第二天就被套;但有时候放过这种高换手的票,它反而一路涨上去,悔得拍大腿。后来摸爬滚打久了才明白,换手率高本身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得看它出现在什么位置、背后是什么资金在动。
先说说换手率到底是啥。说白了就是当天成交的股票数量占总流通股本的比例,比如一只股票流通盘1亿股,当天成交2000万股,换手率就是20%。数值越高,说明这只票当天交易越活跃。但光看数字没用,得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我印象特别深,2023年有只刚上市的次新股,上市第二天换手率突然飙到65%,当时我盯着盘口,看到买单不断,心想这肯定是机构在抢筹,赶紧跟着买了10手。结果第三天直接低开5个点,后面一路阴跌。后来复盘才发现,那只新股发行时中签率低,散户手里筹码少,上市第二天高换手其实是中签散户在获利了结,所谓的抢筹根本是游资在对倒吸引接盘。所以新股的高换手,得先看流通盘大小和中签筹码结构,要是流通盘只有几千万,换手再高也可能是散户抛压,不能盲目追。
要是在低位出现高换手,情况就不一样了。去年有只股票在底部横盘了半年,换手率一直维持在1%左右,突然有一天放量到8%,股价涨了3个点。当时我没敢动,怕又是诱多。结果后面一周,换手率每天都在5%以上,股价慢慢往上爬。后来看财报才知道,那段时间公司正在和一家行业龙头谈合作,消息慢慢在市场传开,有资金开始悄悄建仓。这种低位高换手,要是配合着基本面好转或者行业利好,往往是启动的信号。但得注意,要是低位换手高,股价却不涨,甚至下跌,那可能是有资金在不计成本出货,这种就得小心。
高位高换手最容易让人踩坑。前年有只消费股,从10块涨到30块,半年翻了3倍,然后在高位连续三天换手率超过15%,股价却在30块附近震荡。当时很多人说这是空中加油,我身边有个朋友忍不住追了进去,结果没几天就开始暴跌。后来看龙虎榜数据,那几天机构席位一直在净卖出,所谓的高换手其实是主力在分批出货。所以高位高换手,尤其是股价已经涨了很多之后,一定要看资金流向,要是大单卖出远多于买入,不管K线多好看,都得离远点。
还有一种是庄股的高换手,这种更复杂。以前遇到过一只票,每天换手率都在20%以上,股价忽上忽下,当时觉得交投活跃,结果后来才知道是庄家在自买自卖,吸引散户接盘。这种庄股一旦开始下跌,根本没有承接盘,跌起来比谁都狠。
说实话,光看换手率判断涨跌,就像盲人摸象,必须得结合资金面、舆情面这些因素。以前我分析一只股票,得打开好几个软件,看龙虎榜、查股东人数变化、翻研报、刷股吧,一天下来也分析不了几只票。后来用了希财舆情宝,才发现这些信息可以整合到一起看。它里面有个主力资金流向功能,能直接看到大单买入卖出情况,还有股东人数变化数据,低位换手高的时候,要是股东人数在减少,说明筹码在集中,这就比单纯看换手率靠谱多了。
更有用的是它的舆情评分。每只股票都会生成0-100分的评分,80分以上是强烈正面,说明市场情绪好。有次我看到一只票低位换手突然升高,本来有点犹豫,打开舆情宝一看,它的舆情评分从50分涨到了85分,评分曲线一路向上,再结合资金流向是净流入,就敢小仓位试错,后来果然涨了不少。现在每天它都会刷新免费查看额度,我每天都会看几只重点票的舆情报告,里面有消息面、技术面、业绩面的分析,省了我不少时间。
其实散户炒股,最难的是信息不对称,机构有专业团队分析,我们只能自己一点点找。希财舆情宝这种工具,相当于把机构的分析能力拆分成一个个小功能,让我们普通投资者也能用得上。比如它的风险预警提示,要是一只票高换手的同时,有商誉减值或者监管处罚的风险,它会直接标出来,这就能帮我们避开很多坑。
现在我每天早上都会打开希财网公众号,看看推送的行业利好和自选股消息,不用一直盯盘,关键信息也不会漏。要是想详细分析一只股票,就直接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免费额度虽然有限,但对新手来说,每天分析几只票也够用了。
总之,换手率高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万能钥匙,得结合位置、资金、舆情这些因素综合判断。要是觉得自己分析不过来,不妨试试用工具辅助,毕竟炒股是个专业活,能用对工具,就能少走很多弯路。觉得有用的话,关注希财网公众号能收到每日舆情报告,或者直接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免费体验一下,说不定能帮你避开几个坑,抓住几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