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A股熔断是哪一年的事情?复盘与当下启示

资深小周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资深小周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2016年1月的股市,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手心冒汗。那天是1月4日,新年第一个交易日,我刚打开交易软件没多久,就看着大盘直线往下掉,不到半小时,沪深300指数跌超5%,触发了第一次熔断,暂停交易15分钟。当时办公室里一片安静,连键盘声都没了,所有人都盯着屏幕,心想这才刚开始,怎么就熔断了?结果复盘后刚开盘,卖单像潮水一样涌进来,指数直接冲到7%,全天交易就此结束——从开盘到收市,总共才交易了28分钟。

A股熔断是哪一年的事情?复盘与当下启示

后来才知道,那不是结束,是开始。1月7日更夸张,9点42分沪深300指数跌5%触发熔断,15分钟后复盘,仅用了2分钟就跌到7%,当天交易时间定格在15分钟。那会儿散户群里全是消息,有人说刚把股票转到账户,还没来得及买就收市了,有人晒持仓截图,问这跌法什么时候是个头。直到1月8日晚上,证监会宣布暂停熔断机制,这场持续4天的熔断闹剧才算告一段落。

说实话,当时熔断机制推出的初衷是好的,想给市场一个冷静期,避免恐慌性下跌。但实际运行起来,问题暴露得太快。一方面是阈值设置太低,5%和7%的熔断点,在当时市场情绪本就脆弱的情况下,很容易被触发;另一方面是磁吸效应太明显——当指数接近熔断点时,散户怕卖不出去会抢着挂卖单,机构为了控制风险也会跟风抛售,反而加速了下跌。再加上2015年股灾的余波还没散,人民币汇率波动、外围市场下跌等因素叠加,熔断机制非但没起到稳定作用,反而成了恐慌的放大器。

现在回头看,熔断事件给散户上了重要一课:市场永远不缺突发情况,信息滞后和分析能力不足,才是散户最容易踩的坑。当时多少人是看到指数跌了才去查原因,等搞明白为什么跌的时候,股价已经跌到位了;又有多少人因为分不清消息真假,明明是短期情绪导致的下跌,却恐慌割肉在底部?

这几年我发现,类似的信息差问题依然存在。就像上个月有个行业政策出台,我刷了一上午新闻,又是看专家解读又是翻券商研报,最后还是没搞懂对我手里的股票到底是利好还是利空。等我终于理清楚逻辑,股价已经涨了5个点,想追又怕追高,不追又不甘心——这种慢半拍的感觉,跟2016年熔断时一模一样。

后来朋友推荐我用希财舆情宝,说是专门帮散户解决信息分析问题的。一开始我没当回事,觉得哪有什么工具能比人分析得准,结果试用了几天,发现是真能解决痛点。就拿消息解读来说,它会实时抓取全网的新闻、研报、甚至股吧里的讨论,不管是个股公告还是行业政策,都能用AI大模型直接分析出是利好还是利空,还会生成一份舆情报告,把消息面、资金面、业绩面这些散户平时没时间看的维度,整理得清清楚楚。

比如前阵子有个概念板块突然异动,我打开舆情宝,它直接告诉我主力资金净流入12亿,叠加行业政策利好,舆情评分为78分,属于正面标签。我当时就愣住了——以前我得自己去翻龙虎榜、查新闻、看资金流向,至少花1小时,现在30秒就搞定了。而且它还有个舆情评分曲线,能直观看到这只股票最近一周的舆情趋势,是越来越好还是在走弱,不用自己去猜市场情绪。

最关键的是,它每天都有免费额度。像舆情解析、研报解读、舆情报告这些核心功能,每个用户每天都会刷新免费查看次数,不用马上花钱开通会员,先体验看看能不能帮到自己。我现在每天早上都会打开希财网公众号,它会推送自选股的重要消息,比如某公司突发利空行业政策利好,不用整天盯盘,也能及时知道关键信息——毕竟对散户来说,时间成本也是成本,能把研究股票的时间省下来,干点别的不香吗?

其实炒股这么多年,我越来越觉得,散户缺的不是勇气,是工具。2016年熔断时,如果有个工具能实时告诉我现在市场恐慌情绪占比多少这波下跌是情绪驱动还是基本面恶化,可能很多人就不会盲目割肉。现在虽然没有熔断了,但个股暴雷、行业政策突变的情况天天有,与其自己埋头查资料,不如找个靠谱的工具搭把手。

如果你也觉得平时看消息太费劲,分不清利好利空,或者想知道手里的股票最近市场情绪怎么样,不妨去微信小程序搜索希财舆情宝,试试它的免费功能。反正不要钱,体验一下再说——毕竟炒股这件事,多一个靠谱的工具,就少一分踩坑的风险。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AI炒股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