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市那阵子,每天盯着盘面最头疼的就是盘口那串数字——买一、买二、买三、买四、买五,后面跟着价格和手数,完全不知道这些数字到底有啥用。问老股民,有人说这是看主力动向的,有人说没用,都是假的,搞得我更懵了。后来自己摸爬滚打几年,才慢慢搞明白,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其实藏着不少门道,但也确实有坑,今天就把我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先搞懂:买一到买五到底是啥?
说白了,买一到买五,就是股票交易软件盘口上实时显示的买入委托队列。交易所按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规则,把所有没成交的买入委托单排序,买一就是当前最高的买入价格,买二是仅次于买一的次高价格,以此类推,买五就是第五高的买入价。每个价格后面跟着的数字,是这一价格上等待成交的手数(1手=100股)。
举个例子:现在某股票最新成交价是10.00元,盘口显示买一:9.99元 500手;买二:9.98元 300手;买三:9.97元 200手……,意思就是:目前有500手单子想在9.99元买入,300手想在9.98元买入,200手想在9.97元买入,价格越低,单子可能越小(也可能更大,看市场情绪)。
看懂它们有啥用?3个实用场景
1. 判断短期支撑位
买一的价格,其实就是当前最接近现价的潜在支撑位。如果股价跌到9.99元,买一的500手单子就会优先成交,理论上能托住股价。如果买一到买三的单子都很大(比如 each 上万手),说明这个区间有资金愿意接盘,支撑可能比较强。
2. 感知市场买卖情绪
如果买一到买五的单子普遍比卖一到卖五的大,说明买方更积极,市场可能偏强势;反之,卖盘单子大,说明卖方占优。但这只是表面情绪,后面会说为啥不能全信。
3. 辅助挂单交易
比如你想尽快买入,就可以直接挂买一的价格,大概率能立刻成交;想低价买,就挂买三买四,等股价跌下来再成交。
重点提醒:单独看盘口,90%的人会踩坑!
这是我当年交过学费才明白的道理——盘口挂单是可以做假的。主力经常用大单托底撤单诱多这招:比如在买一挂2万手大单,让散户以为有支撑,跟着买入,结果等股价接近时突然撤单,让散户的单子变成买一,自己则在更高价格卖出,把散户套在高位。
我2020年就吃过这亏:一只票早盘低开,买一突然出现5万手大单,股价快速反弹,我以为有主力抄底,赶紧追进去。结果下午那5万手单子突然消失,股价直线跳水,当天就亏了8个点。后来才知道,那5万手是主力用拖拉机账户挂的,目的就是诱多。
避开陷阱的关键:多维度验证盘口信号
后来我学乖了,看到盘口异动,不会马上动手,而是先验证3个问题:
1. 这大单是真买还是假托?(看资金流向)
2. 市场对这只票情绪到底怎么样?(看舆情评分)
3. 最近有没有潜在利空?(看风险预警)
这些信息单靠看盘口根本拿不到,得用工具。我现在用的是希财舆情宝,不是打广告,是真觉得对散户有用。它的AI舆情功能里,有几个数据特别关键:
- 主力资金流向:实时显示这只股票是主力在净流入还是净流出。比如看到买一有大单,但舆情宝显示近1小时主力净流出2000万,基本就能判断是诱多。
- 舆情评分:0-100分,评分跌得厉害,说明市场情绪在变差,这时候盘口的强支撑大概率靠不住。
- 风险预警:比如商誉减值、监管处罚这些潜在雷,盘口看不出来,但舆情宝能提前提示。
我上周就靠这个避开了一个坑:一只自选股买一挂了3万手,股价横盘,但舆情宝的舆情评分从65分(正面)跌到40分(负面),风险预警里还提示股东近期减持5%。当时就觉得不对劲,果然第二天就出了减持公告,股价暴跌。
普通散户怎么用?免费体验先试错
可能有人觉得工具要钱,不值当,但希财舆情宝每天有免费额度:比如每天能免费看3次舆情解析、2份舆情报告,还有舆情评分曲线。对刚开始学看盘的散户来说,这些免费功能足够帮你验证盘口信号了。
比如你想查某只股票的主力资金流向,打开小程序,用免费额度看一眼资金面数据,30秒就能判断盘口大单是不是真的。就算要开通会员,也比瞎买股票亏的钱划算,具体价格可以自己去小程序看,反正我觉得比交学费强。
感兴趣的可以直接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还能收到自选股的紧急消息推送,不用一直盯盘也能抓住关键信息。
最后总结
买一到买五是看盘的基础,但千万别迷信。它们就像市场的表情,能帮你感知情绪,但要判断真假,还得结合资金面舆情面这些内在逻辑。希望今天说的这些,能帮你少走点我当年走过的弯路——毕竟炒股,活着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