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股票本月与上月上涨百分比怎么算?实操指南

潘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潘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后台有不少朋友问我,股票的本月与上月上涨百分比到底该怎么算。说实话,这个计算本身不复杂,但我发现很多人要么算错步骤,要么算出数字后不知道怎么用。今天就结合我自己这些年的实操经验,从头到尾给大家捋清楚,顺便聊聊这个百分比背后值得关注的细节。

股票本月与上月上涨百分比怎么算?实操指南

先说说最核心的计算公式。其实就一句话:(本月收盘价 - 上月收盘价)÷ 上月收盘价 × 100%。举个例子,假设某股票上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是20元,本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是24元,那上涨百分比就是(24-20)÷20×100%=20%。这里要注意两个点:一是收盘价得用复权价,尤其是遇到除权除息的股票,不复权的话价格会跳空,算出来的涨幅不准;二是上月收盘价指的是上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不是月初第一个交易日,这点别搞混了。

不过光算出数字没用,关键是怎么通过这个百分比判断股票的状态。比如同样是涨20%,有的股票是慢慢涨上去的,成交量温和放大;有的是最后几天突然拉起来,成交量骤增。这两种情况背后的逻辑可能完全不同,前者可能是资金持续流入,后者可能是短期消息刺激。这时候光看涨幅就不够了,得结合消息面和市场情绪。

我平时分析这类情况时,会习惯性打开希财舆情宝看看个股的舆情报告。它里面有个股价异动原因分析,会把这个月影响股价的利好利空消息都列出来,比如是不是有业绩预增公告、行业政策支持,或者只是游资炒作。前阵子有只股票单月涨了15%,我看舆情报告里提到主要受行业政策利好推动,但公司近期财务AI评分有所下降,这时候就知道这波上涨可能缺乏长期支撑,得谨慎对待。

另外,很多人容易陷入唯涨幅论的误区。比如看到某股票单月涨了30%就觉得很强,但如果上月收盘价只有5元,涨30%也就到6.5元,实际波动金额不大;而另一只100元的股票涨10%,就是10元的波动,资金参与度和市场关注度可能完全不同。这时候除了涨幅,还得看看公司的基本面到底怎么样,值不值得长期拿。

说到基本面,希财舆情宝的财务AI评分和AI估值功能我用着挺顺手。财务AI评分直接反映公司的财务健康度,评分高说明营收、利润、现金流这些核心指标都比较稳健;AI估值则能帮你判断当前股价是高估还是低估,预期上涨空间有多少。比如两只股票单月都涨了18%,但A股票财务AI评分85分、AI估值显示低估,B股票财务AI评分60分、AI估值显示高估,明显A的安全边际更高。

对了,算涨幅的时候还要注意时间周期的匹配。比如上月如果是28天(2月非闰年),本月是31天,交易天数不同,涨幅的效率也不一样。31天涨20%和28天涨20%,前者更平缓,后者波动可能更大,这时候结合舆情评分的变化曲线会更清晰——如果舆情评分是稳步上升,说明市场情绪在慢慢积累;如果是突然跳升,可能是突发消息导致,后续需要跟踪消息的持续性。

很多新手朋友算出涨幅后,不知道怎么和大盘、行业对比。其实很简单,比如本月沪深300涨了5%,你的股票涨了8%,说明跑赢大盘;如果行业平均涨了10%,那你的股票其实跑输行业,这时候就得看看是不是公司自身出了什么问题,或者有没被市场忽略的利空。这些对比数据,希财舆情宝的个股对比功能里能直接看到,把你关注的股票和行业指数、同行业其他公司放一起,舆情评分、财务评分、研报评级这些关键指标一目了然,不用自己一个个查。

最后再提醒一句,单月涨幅只是短期数据,不能作为唯一的投资依据。我见过太多人因为某只股票单月涨了40%就冲进去,结果套在高位。真正靠谱的做法是把涨幅和舆情、财务、研报这些维度结合起来看。比如用希财舆情宝的榜单选股功能,按舆情评分+财务评分+AI估值三个指标筛选,这样选出来的股票,既能避开舆情风险,又有财务基本面支撑,安全系数会高很多。

现在希财舆情宝刚上线,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解析和舆情报告额度,大家可以在微信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体验下,看看你关注的股票这两个月的舆情变化和财务健康度。如果想深入用财务AI评分、AI估值这些功能,也可以看看会员套餐,具体价格在会员购买页有详细介绍,投入不高,但能帮你少走不少弯路——毕竟投资里,少犯错比多赚钱更重要。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