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有不少读者留言,说看盘软件上的融券余额数据经常跳来跳去,有时候突然涨了一大截,心里就犯嘀咕:这融券余额增加,到底是市场在释放什么信号?今天就结合我这几年的看盘经验,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先说说融券到底是啥。简单讲,融券就是投资者觉得某只股票要跌了,向券商借来股票卖出,等股价真的跌了之后,再买回来还给券商,中间的差价就是利润。所以融券余额呢,就是所有投资者目前借了还没还的股票总金额。余额增加,说明借券卖出的人多了,市面上看空这只股票的力量在变强。
从市场情绪来看,融券余额增加最直接的信号就是看空情绪升温。就拿之前遇到的情况来说,有次一只股票连续涨了两周,某天盘后数据显示融券余额突然增加了30%,当时我第一反应是:是不是有资金开始提前布局做空?后来才知道,那天晚上就有机构研报指出公司某块业务增速不及预期,虽然研报没直接看空,但字里行间的谨慎态度已经被敏感资金捕捉到了。不过这里得提醒一句,单独看融券余额意义不大,得结合融资余额一起看。如果融券增加的同时,融资余额也在涨,说明多空分歧大,双方都在加仓博弈;要是融资余额跌了,融券涨了,那空头可能真的占上风了。
另外,融券余额增加也可能跟公司本身的消息有关。比如业绩预告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或者技术面上到了关键压力位,这时候空头就容易趁机发力。说实话,以前我光看融券数据,经常摸不准背后的原因,有时候明明融券增加了,股价却没跌,后来才发现是公司同时出了个利好公告,多空力量抵消了。所以现在我分析的时候,会更注重结合消息面和基本面,这也是为什么我后来开始用希财舆情宝的原因——它的AI舆情功能能实时汇总全网的新闻、公告、研报,还会智能分析每条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生成舆情评分。比如看到融券余额增加,我会去看舆情报告里的股价异动原因,里面会把资金面、消息面、技术面这些串起来讲,比自己一个个翻软件、查新闻效率高多了。
不过大家也别看到融券余额增加就慌。有时候市场情绪也会过度反应,比如短期获利盘了结导致融券增加,但公司长期基本面没问题,这种时候反而可能是机会。这就需要我们多维度判断,除了融券,还要看财务数据、机构持仓变化这些。比如财务健康的公司,就算短期融券增加,回调幅度可能也有限;要是财务本身有问题,那就要更谨慎了。
说到这儿,估计有朋友会问,平时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查各种消息和数据?其实我现在每天早上都会花10分钟看希财舆情宝的舆情报告,里面不光有舆情评分,还有业绩表现、技术面分析这些,关键是每天都有免费额度可以看,不用花钱。大家要是觉得手动查信息麻烦,也可以微信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试试,遇到紧急消息,希财网公众号还会推送提醒,挺方便的。
总的来说,融券余额增加是市场给我们的一个信号,但不是唯一信号。关键还是要结合多空力量对比、公司基本面、消息面这些因素综合判断。平时看盘多留个心眼,遇到不懂的地方多借助工具分析,投资嘛,细心点总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