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有朋友问,股票区间放量到底好不好?其实这个问题我刚入市那几年也没少纠结。记得有次看到一只票突然放量上涨,赶紧追进去,结果第二天就回调,后来才发现那是高位出货;还有次手里的票放量下跌,吓得赶紧割肉,没想到没几天又涨回去了——原来那只是洗盘。踩过这些坑我才明白,单看放量”两个字就做决策,跟闭着眼睛走路没两样。
先说说啥是区间放量吧,就是某段时间(比如一天、一周,或者某个价格区间内)的成交量,比最近一段时间的平均成交量明显变大。成交量是资金的脚步声”,放量说明有大资金在动,但这资金是来买”还是来卖”,是长期布局还是短期炒作,得拆开来看。
先说放量上涨。很多人觉得放量涨就是好事,资金抢筹”,这话对一半。如果是在股价相对低位,放量上涨大概率是资金开始入场,尤其是持续几天的温和放量,可能是趋势反转的信号。但如果是在高位,比如股价已经涨了一大段,突然放巨量上涨,就得小心了——这时候可能是主力在拉高出货,把筹码卖给追涨的散户,后面很可能跟着回调。我以前就吃过这亏,看到高位放量涨停就追,结果当天换手率飙到20%,晚上才看到公司出了个模棱两可的公告,第二天直接低开套牢。
再看放量下跌。这情况更复杂,有人一看放量跌就慌,觉得完了,资金都跑了”。确实,如果股价在高位,放量下跌配合利空消息,大概率是资金出逃,得果断避开。但如果是在低位,放量下跌可能没那么糟,有可能是主力洗盘,故意砸盘吓走散户,拿到更便宜的筹码。不过这种洗盘”还是真跌”,普通投资者很难判断,我以前得翻好几天的新闻和研报,还不一定能理清楚。
还有一种常见的是放量横盘。股价在某个区间来回波动,成交量却突然变大,这说明多空双方在这个位置打得很激烈,都在大量成交。这种情况往往是变盘前兆”,要么突破上涨,要么跌破下跌。这时候最关键的是看谁赢了”,是多方资金更强,还是空方占优?以前我遇到这种情况就犯愁,不知道该加仓还是减仓,生怕站错队。
其实不管哪种放量,核心问题都是为啥放量”。是有利好消息刺激资金抢筹?还是有利空消息导致资金出逃?是公司业绩超预期了?还是行业出了政策变化?这些信息散落在新闻、公告、研报里,普通投资者想快速捋清楚太难了。说实话,我以前每天花三四个小时刷资讯,眼睛都快看瞎了,还总怕漏掉关键消息。
今年用了我们希财网刚上线的希财舆情宝,才发现分析这些问题能这么省事。就说区间放量时,我现在第一反应是打开舆情宝看舆情报告”。它每天更新,专门有个板块叫股价异动原因”,能直接告诉我这只票放量背后的利好利空消息,是业绩预增了,还是有政策支持,或者是有负面新闻。更省心的是,每条消息它都会用AI分析是利好还是利空,可能带来什么影响,不用我自己猜来猜去。
比如前阵子有只自选股突然放量横盘,我点开舆情宝的舆情评分”,发现评分从70分掉到了55分,再看具体消息,原来是公司有个项目进度不及预期,被几家券商下调了评级——这时候就知道,空方力量可能更强,得先观望。要是评分没降反而涨了,那可能就是良性的多空博弈,可以再等等方向明确。
现在每天早上我都会打开希财舆情宝,花10分钟看看自选股的舆情动态,比以前翻半天资讯高效多了。对了,这个工具现在有免费体验,每天都会刷新舆情解析、舆情报告和舆情评分的免费查看额度,不用花钱就能先用起来。大家要是也觉得分析放量背后的消息麻烦,不妨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点开就能体验。
最后还是得说句实在话,区间放量本身没有绝对的好”或坏”,关键是结合位置、消息面、基本面综合判断。工具能帮我们高效整理信息,但决策还得靠自己。希望大家都能少踩坑,找到适合自己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