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新手朋友的私信,问股票软件里的B点和S点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看到B点就该买,S点就必须卖。说实话,我刚入市那会也被这些小符号搞得晕头转向,盯着K线图上突然冒出来的红B绿S,生怕错过买卖时机,结果好几次跟着信号操作,反而被套在高位。今天就用我这些年的经验,跟大家好好聊聊B点和S点的门道,看完你就知道怎么用它们辅助决策了。
先把最基础的说明白:B点其实是Buy”的缩写,也就是买入信号;S点是Sell”的缩写,代表卖出信号。这两个点不是凭空出现的,一般是股票软件根据预设的技术指标计算出来的,比如MACD金叉死叉、均线突破、KDJ超买超卖这些,不同软件的算法可能不一样,有的可能结合成交量,有的侧重趋势形态,所以你会发现,同一只股票在不同软件上,B点S点出现的时间可能差很远。
但你肯定会问:既然是买入信号,为什么我跟着B点买还是亏了?”这也是我早期踩过的坑。记得有一次,某只股票日线图刚出现B点,我赶紧入手,结果当天下午就跌了3个点。后来复盘才发现,当天中午出了个行业利空消息,只是我没看到,技术指标没反应过来。这就是单纯依赖B点S点最容易犯的错——忽略了消息面的影响。技术信号是滞后的,市场情绪、突发政策、公司公告这些意外因素”,往往比指标先一步改变股价走向。
后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看到B点或S点时,先不着急操作,而是先看看这只股票的最新消息。但全网消息那么多,新闻、公告、研报、分析师观点,一条条看太费时间,还容易漏掉关键信息。这时候我开始用我们希财网今年刚上的希财舆情宝,它的AI舆情功能正好能解决这个问题。每天打开小程序,就能看到自选股的实时舆情监控,不管是公司公告还是突发新闻,AI都会自动分析是利好还是利空,甚至告诉你可能对股价的影响。比如前阵子有只股票出现B点,但舆情宝推送了公司核心产品销量不及预期”的利空解读,我当时就没敢入手,后来果然跌了。现在每天早上我都会先看一眼舆情评分和舆情报告,里面有股价异动原因、利好利空消息汇总,心里有数了再看技术信号,踏实多了。
对了,希财网公众号还会推送紧急消息提醒,有次我自选的股票深夜发了业绩预亏公告,第二天一早公众号就弹了提醒,虽然前一天软件刚出B点,但看到舆情评分降到了谨慎”区间,果断放弃了买入计划。这种实时性和解读能力,对我这种盯盘时间有限的人来说太重要了。关键是现在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评分和舆情报告查看额度,不用花一分钱就能体验,直接在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就能用,新手朋友完全可以先免费试试,看看是不是真的能帮你过滤无效信息。
不过话说回来,B点S点毕竟只是技术面的参考,不能完全迷信。比如有些股票B点出现,但公司财务状况其实很差,这时候就算技术信号再好,也可能是陷阱”。这时候可以看看舆情宝的财务AI评分,虽然这个功能需要会员,但投入真的不多。它会给公司财务健康度打分,评分越高说明财务越稳健,结合B点一起看,心里更有底。比如两只股票同时出现B点,财务评分80分的肯定比50分的更值得关注。
另外要提醒的是,不同软件的B点S点算法不同,甚至同一软件不同周期(日线、周线)的信号也可能矛盾。比如日线出B点,但周线还是下跌趋势,这时候就得结合大周期判断。我现在会用舆情宝的技术面分析(在舆情报告里有),它会把短期和中期趋势都列出来,不用自己对着K线图一点点画了。
最后想说,B点S点就像导航仪,能告诉你这里可能该转弯”,但路怎么走、路况怎么样,还得靠你自己判断。单纯跟着信号买卖,很容易变成被市场牵着走”。不如把技术信号、舆情消息、财务状况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决策逻辑。如果你觉得手动搜集这些信息太麻烦,试试希财舆情宝真的不错,免费额度先用起来,觉得有用再考虑会员,投入产出比挺划算的。对了,关注希财网公众号,还能第一时间收到重要消息推送,别错过了。
总之,B点S点是工具,用好了能帮你提高效率,但别把它当成圣杯”。多维度分析,结合实时消息和公司基本面,才能在复杂的市场里少踩坑。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搞懂B点S点,下次再看到这些小符号,心里就有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