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不少私信,都是刚接触股市的朋友问:想试试打新股,到底手里得有多少钱才够?”其实这个问题我刚入市时也琢磨了很久,那时候光听说打新能赚钱,却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走了不少弯路。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的经验,跟大家好好聊聊打新股的资金门槛,以及怎么用对方法提高成功率。
先明确一点:A股打新股不是直接用钱买资格”,而是靠持股市值”换额度。简单说,你得先在股票账户里持有一定数量的股票,才有资格参与申购。具体怎么算呢?沪市和深市的规则不太一样,得分开说。
沪市主板的新股,每1万元市值对应1个申购单位(1000股),比如你有5万元沪市市值,就能申购5个单位,也就是5000股。深市(包括创业板、科创板)门槛低一些,每5000元市值对应1个申购单位(500股),1万元市值就能换2个单位,可申购1000股。这里的市值”不是当天买的股票市值,而是申购日(T日)前20个交易日的日均持股市值,比如你今天想打新,得看过去20天每天收盘后持有的沪市/深市股票市值加起来,再除以20,算出来的日均市值才是有效市值。
举个例子,如果你只在打新前一天买了10万元股票,那前20天的日均市值可能只有5000元,根本不够申购门槛。所以想打新,得提前配置好市值,而且中途卖掉的话,市值会下降,影响后续申购额度。这一点很多新手容易忽略,我见过有人明明有10万资金,却因为没算对市值,一次申购资格都没拿到。
那是不是市值越多,中签概率就越高?理论上是的,但也要合理分配。比如你有20万资金,全买沪市股票,深市新股就没法申购;全买深市,沪市新股又错过。建议根据自己的资金量,按沪市60%、深市40%这样的比例配置(仅为举例,具体看个人习惯),尽量覆盖两个市场的申购机会。不过别为了凑市值盲目买股票,万一买的股票跌了,反而得不偿失。
说到这里,就得提打新的风险了。很多人觉得打新稳赚不赔”,但这几年破发的情况也不少见。尤其是一些发行价过高、基本面一般的公司,上市后可能直接跌破发行价,中签了反而亏钱。我2020年就中过一只科创板新股,上市第一天跌了15%,硬生生亏了几千块,就是因为当时只看打新”两个字,没仔细研究公司情况。
所以现在我打新前都会先做功课: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最近有没有负面消息?财务状况怎么样?估值高不高?但自己研究太费时间了,新闻、公告、研报一大堆,根本看不过来。后来我开始用希财网今年刚上的希财舆情宝”,里面的AI舆情功能帮了不少忙。它能实时监控股票的各种消息,不管是公告、研报还是突发新闻,AI都会自动分析是利好还是利空,每天还会出个舆情评分和报告,帮你判断公司最近的舆情怎么样,值不值得关注。像打新前,我会用它看看这只新股的舆情评分,要是评分低、负面消息多,就算有申购额度我也会放弃。
而且它还有个AI财报功能,会生成财务AI评分和AI估值。财务评分越高,说明公司财务健康度越好;AI估值能帮你判断股票是高估还是低估。对于我们打新来说,这两个指标很重要——财务健康的公司,破发风险肯定更低;估值合理的股票,上涨空间也更大。刚开始我还担心这种工具收费贵,后来发现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评分和报告查看额度,日常打新够用了,真需要深入分析再考虑开会员,投入产出比挺高的。
最后总结一下:打新股的资金门槛,本质是市值门槛”,沪市1万日均市值起,深市5000起,具体看你想申购哪个市场的新股。但光有市值不够,还得学会筛选,避开那些可能破发的公司。如果觉得自己研究消息、财报太麻烦,可以试试希财舆情宝,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就能免费体验,每天刷新额度,用起来很方便。对了,想及时收到新股的重要消息提醒,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有紧急消息会直接推送。
打新是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事,资金够了,方法对了,才能慢慢提高成功率。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大家,祝各位下次打新顺利中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