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有个粉丝私信挺有意思,说自己今年炒股运气不错,算下来差不多赚了200万,问我需不需要交税。说实话,刚看到这问题时我还愣了一下——平时大家总盯着K线图看涨跌,很少有人主动琢磨税务的事,但真赚到钱了,这确实是个该弄明白的问题。今天就以我这些年的经验,跟大家好好聊聊炒股赚钱后到底要不要交税,具体要交哪些税。
先明确说结论:个人炒股赚的200万差价,目前是不用交资本利得税”的。这点可能很多老股民都知道,但具体为啥不用交,这里面的门道得讲清楚。咱们国家在1994年其实是有股票转让所得征税规定的,但后来为了支持资本市场发展,从1997年开始陆续调整政策,2008年财政部明确发文,对个人转让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继续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所以不管你是赚200万还是2000万,只要是通过二级市场买卖股票赚的差价,目前都不用交这部分税。
不过别高兴太早,炒股过程中其实还是有两种税可能会涉及,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一种是印花税”,这个只要你交易股票就绕不开。现在的规定是,卖出股票时按成交金额的1‰征收,买入时不收费。比如你买了100万的股票,卖出时成交价120万,那就要交120万×1‰=1200元印花税。这笔钱是直接在交易时由券商代扣代缴的,不用自己手动申报,账单里会写得很清楚。我见过有新股民没注意这个,以为赚的钱都是纯利润,结果一算手续费和印花税,才发现少了一块,其实就是忽略了这个环节。
第二种是股息红利税”,这个跟分红有关。如果你买的股票分红了,拿到的现金红利或红股是要交税的,具体税率看你持有股票的时间。持有时间不足1个月,按20%税率征收;1个月到1年之间,税率10%;持有超过1年,就暂免征收了。举个例子,你买了某公司股票,持有半年后分到10万元现金红利,那就要交10万×10%=1万元的税,实际到手9万。这笔税也是由券商在分红时直接扣除,不用自己跑税务局。
这里得提醒一句,股息红利税的持有时间”是从你买入股票当天算到卖出当天,不是分红公告日或除权除息日。所以如果想少交分红税,长期持有确实更划算。我之前帮一个老股民算过,他拿一只股票三年,期间分了三次红,因为持有时间都超过1年,一分钱红利税没交,相当于多赚了不少。
可能有人会问,那要是炒股亏了,能不能用亏损抵扣盈利交税?目前个人炒股是盈亏不互抵”的,赚了不用交资本利得税,亏了也不能抵扣其他收入的个税。比如你今年炒股赚200万,同时工资收入10万,工资该交多少税还是多少,炒股的盈利不影响工资个税的计算。
还有个特殊情况,如果你是通过沪港通”深港通”买了港股,或者买了境外上市公司的股票,那税收政策就不一样了,比如港股分红会先扣10%的税,这个得单独看具体规定,咱们今天主要说A股,就不展开了。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担心:现在不用交资本利得税,以后政策会不会变?这个还真不好说。这几年资本市场改革动作不少,从注册制推行到退市制度完善,税收政策作为调节市场的工具之一,确实存在调整的可能性。比如前几年就有专家建议对大额股票转让所得征税,虽然没落地,但也说明这事儿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自己的习惯是,除了关注公司公告和财务数据,也会留意这类政策风向。毕竟真要出台新的税收政策,对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影响都不小。这种时候我一般会用希财舆情宝的风口解读”功能,它能针对突发政策、行业事件这些内容进行解读,告诉你哪些板块可能受益,哪些可能受影响,逻辑是什么。比如要是真有税收政策调整的消息出来,它会帮你分析对高估值板块、高分红板块的具体影响,还会列出来可能受波及的个股类型,不用自己对着新闻瞎猜。
另外,舆情宝每天更新的舆情评分”和舆情报告”也挺实用,里面会汇总当天的利好利空消息、股价异动原因,帮你快速判断手里的股票值不值得继续拿。对了,现在微信小程序搜索希财舆情宝”就能免费体验,每天有免费的舆情解析和报告查看额度,想深入用财务评分、AI估值这些功能,再考虑开会员也不迟,投入成本不高,对咱们散户来说,能提前一步掌握信息,心里也踏实。
最后总结一下:个人炒股赚的200万差价,目前不用交资本利得税;卖出股票时要交1‰的印花税;如果拿分红,要按持有时间交0-20%的红利税。合规交税是本分,不用过度担心,但也别漏了该交的部分。至于未来政策会不会变,多关注官方消息和专业解读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