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炒股那会儿,我对着K线图上密密麻麻的线条总是犯迷糊,尤其听到老股民说这票到压力位了赶紧跑”那票撑在支撑位可以进”,心里直打鼓——这压力位、支撑位到底是啥?怎么看?后来自己摸爬滚打踩了不少坑,才慢慢搞明白这俩概念其实没那么玄乎。今天就用大白话聊聊压力位和支撑位,再分享几个我实战中总结的判断方法,看完你也能上手用。
先说说定义吧,别整那些专业术语。压力位,说白了就是股价往上冲时容易卡壳”的位置。比如某只股票之前几次涨到15块就掉下来,那15块附近就是压力位——想买的人觉得贵了不想追,想卖的人觉得差不多该止盈了,卖盘一多,股价自然上不去。支撑位正好相反,是股价跌下来时容易踩刹车”的位置。比如某股票跌到8块就跌不动了,那8块就是支撑位——想卖的人觉得这个价亏太多舍不得割,想买的人觉得便宜开始抄底,买盘上来了,股价就稳得住。
那具体怎么判断这俩位置?我总结了几个简单方法,都是自己看盘时反复验证过的。
第一个看历史价格。这是最直观的,打开K线图翻一翻,过去股价在哪几个价位反复震荡、冲高回落或者探底回升,那些价位就是关键的压力位或支撑位。比如有只股票去年三次冲到20块都没站稳,今年又到这个位置,那20块的压力就很明显;反过来,某价位多次跌穿后又被拉回来,比如12块跌下去三次都被买盘托起来,那12块就是强支撑。我刚开始看盘时总忽略历史走势,后来发现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这话在股市里挺管用。
第二个看成交量。光有价格还不够,得看成交量配不配合。比如某股票在18块这个位置,某天突然放出巨量但股价没涨多少,说明这个价位有大量卖盘抛压,后面再涨到18块,压力位的有效性就更高;支撑位也一样,股价跌到某个位置时成交量突然放大,说明有资金在大量买入,这个支撑位就更靠谱。我以前踩过坑,盯着价格到了支撑位就加仓,结果发现那个位置成交量一直很小,后来才知道,没成交量的支撑位就像纸糊的,一戳就破。
第三个看均线。这个方法对新手特别友好。常用的5日线、10日线、20日线、60日线这些,本身就是动态的压力位或支撑位。比如股价沿着5日线往上走,每次回调到5日线就反弹,那5日线就是短期支撑位;如果股价跌破20日线后反抽,到20日线又被打下来,那20日线就变成压力位。我现在看盘时,会把这几条均线调出来,股价靠近均线时就多留个心眼,结合成交量看看会不会形成支撑或压力。
第四个看筹码分布。这个稍微进阶一点,但挺有用。打开筹码分布图,如果某价格区间筹码堆得特别高(就是筹码峰”),说明很多人在这个价位买过股票。如果筹码峰在当前股价上方,那就是压力位——那些套牢盘等着解套,股价一涨上去就可能抛;如果筹码峰在下方,就是支撑位——那些获利盘不想卖,或者觉得这个价安全,买盘会比较集中。
不过得提醒一句,压力位和支撑位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公司突然发了超预期的业绩公告,原来的压力位可能轻松就突破了;或者行业出了利空政策,支撑位也可能被直接砸穿。我以前就吃过刻舟求剑”的亏,死守着一个支撑位抄底,结果公司突发利空,支撑位秒破,第二天直接低开套牢。
后来我慢慢养成一个习惯:判断压力支撑位时,必须结合消息面和公司动态。毕竟股价波动不光看技术面,消息面的影响往往更直接。但问题来了,每天那么多新闻、公告、研报,一个人根本看不过来,漏掉关键消息就麻烦了。这时候我开始用希财网今年新出的希财舆情宝,说实话,它的AI舆情功能帮我解决了不少问题。
它能实时监控自选股的全网消息,不管是新闻资讯、公司公告,还是分析师观点、突发政策,都能抓得到。最关键的是每条消息AI都会分析是利好还是利空,还会解读可能对股价的影响。比如上个月有只股票到了我判断的支撑位,我正犹豫要不要加仓,舆情宝突然弹出一条提醒——公司刚发了个季度业绩预告,AI解读说业绩略低于预期,主要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短期可能压制股价”,还给出了利空的评级。我当时就放弃了加仓,结果第二天股价直接低开2个点,支撑位被轻松跌破,算是躲过一劫。
而且它每天还会更新股票的舆情评分和舆情报告,报告里不光有技术面分析,还有股价异动原因、利好利空消息汇总,甚至业绩表现这些基本面信息。我现在每天开盘前都会花5分钟看一眼持仓股的舆情报告,看看技术面的压力支撑位有没有因为消息面变化而失效,心里更有数。
当然,用压力支撑位做交易决策时,还得注意假突破”和假跌破”。比如股价看着突破压力位了,结果很快又跌回来,这就是假突破;或者跌破支撑位后马上拉回来,就是假跌破。这时候结合舆情宝的消息分析就更有用——如果突破时伴随着利好消息,且舆情评分上升,那真突破的概率就大;要是没什么消息支撑,单纯技术面突破,就得小心是不是诱多。
最后说句实在话,压力位和支撑位只是辅助工具,不能单独用。得结合大盘环境、行业趋势、公司基本面一起看,才能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如果你也觉得看消息面太耗时间,或者担心漏掉关键信息,可以试试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有免费的舆情解析和舆情报告额度,不用花钱就能体验它的AI消息解读功能,结合技术面一起用,可能会少踩不少坑。觉得好用的话,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重要消息它会推送提醒,挺方便的。
总之,炒股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压力位支撑位这种基础工具,用好了能帮你更好地把握买卖时机,但别迷信,多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