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问我,打新股的时候老是搞不清,上证的股票中一签到底是多少股?其实不光是新股民,我刚开始接触打新那会儿,也对着申购页面的申购单位”发懵,后来自己慢慢摸索,加上这些年和不少股民交流,发现这确实是很多人打新时的第一个疑问点。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顺便分享一些打新前后需要注意的细节,都是实战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先说结论:在上交所上市的新股,中一签通常是1000股。不过得强调一下,这是通常”情况,除非有特殊安排,比如科创板有些股票可能会有调整,但绝大多数主板和科创板新股,上证中一签就是1000股。那深市呢?深市(包括创业板)的新股中一签是500股,这个区别得记牢,别申购的时候填错数量,那就白费功夫了。
为什么会有这个区别?其实和交易所的申购规则有关。上证的新股申购单位是1000股/签,也就是说你申购的时候,最少得买1000股的整数倍,比如2000股、3000股,对应就是2签、3签。深市则是500股/签,申购单位是500股的整数倍。所以申购前一定要看清是沪市还是深市的股票,代码开头能帮你区分:上证主板是60开头,科创板是688开头;深市主板000开头,创业板300开头。
说到申购,市值要求也得提一嘴。不管是上证还是深市,打新都需要对应市场的非限售A股市值,而且是T-2日前20个交易日的日均市值。比如你想申购上证的新股,那前20天平均每天得有1万元以上的上证市值,每1万元市值对应1个申购单位(1000股),最多不能超过该新股的申购上限。深市同理,5000元市值对应1个申购单位(500股)。这一点很重要,很多人以为有钱就能打新,结果因为市值不够错过机会,那就太可惜了。
中签之后呢?现在都是自动扣款,只要你账户里有足够的资金,晚上系统会自动划扣。但如果资金不够,哪怕差一块钱,这一签就作废了。我之前见过有股民中签后忘了看账户,结果因为余额不足错失机会,事后拍大腿都来不及。所以中签当天,不管多忙,记得看看账户资金够不够,这是最基本的操作。
不过话说回来,中签只是第一步,真正考验人的是中签之后怎么办。很多人觉得新股上市肯定涨,其实不一定。尤其是现在注册制之后,新股破发的情况也不少见。我有个朋友去年中了一签科创板新股,上市第一天就跌了10%,慌得不行,问我要不要割肉。当时我让他先别急,先看看公司最近有没有什么重要消息,业绩怎么样,机构对这只股票的看法如何。结果他手忙脚乱翻了半天新闻,也没理出个头绪,最后还是割在了低点,后来那只股票反而因为业绩超预期涨回去了。
其实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普通股民很难实时跟踪一只股票的所有动态。上市公司的公告、行业新闻、分析师观点、突发政策……这些信息散落在各个平台,等你一条条看完,股价可能都波动完了。我自己以前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中签后每天刷财经新闻、看研报,费时费力不说,还经常漏掉关键消息。直到今年用了希财网新出的那个希财舆情宝,才发现跟踪起来原来可以这么省心。
它里面有个AI舆情功能,正好解决了这个痛点。你把中签的股票加入自选,它就能实时监控全网的消息,不管是公司公告、新闻资讯,还是研报观点,都能汇总到一起。最关键的是,每条消息下面都有AI分析,直接告诉你是利好还是利空,可能对股价有什么影响。比如前阵子我中签的一只股票,上市前一天晚上出了个行业政策,我当时也看不懂是好是坏,打开舆情宝一看,AI解读说这个政策对公司所在的细分领域是长期利好,但短期可能因为市场情绪有波动,还给出了舆情评分和详细的舆情报告,里面连技术面分析、业绩表现都有。第二天开盘心里就有底了,没像以前那样慌慌张张。
而且如果是紧急消息,希财网公众号还会推送提醒,不用一直盯着手机刷。每天它还会更新股票的舆情评分和舆情报告,股价为什么异动、有哪些利好利空、业绩怎么样,一目了然。对我这种中签后想拿久一点的人来说,这个功能真的帮了大忙,不用再自己去筛选信息,AI直接把关键结论和逻辑摆出来,节省了太多时间。
当然,打新也不是中签就万事大吉,除了跟踪消息,还有几个细节得注意。比如中签后要及时缴款,别因为资金不足错过;上市后别太贪心,设置好止盈止损点;最重要的是,打新前一定要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别盲目申购。虽然现在打新不像以前那样稳赚不赔,但只要做好功课,还是有机会的。
如果你也觉得中签后跟踪股票动态麻烦,或者想在打新前多了解公司的舆情和基本面,可以去希财网公众号关注一下,或者直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希财舆情宝”免费体验。它每天都会刷新免费查看额度,像舆情解析、舆情报告这些基础功能,不花钱也能用。要是觉得好用,想解锁更多功能,再考虑开通会员也不迟,具体的会员套餐和价格,小程序里都有详细说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
总之,打新是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事,从了解中一签多少股,到申购、中签、后续跟踪,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大家,祝各位下次打新都能中签,中签后都能拿稳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