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行那几年,我见过不少投资者踩坑——拿着买债券的心态去碰股票,结果波动一来就慌了神;也有人觉得基金都差不多”,随便买了只股票型基金,遇到市场调整时亏得比股票还惨。说实话,搞不清股票、基金、债券的风险差异,就像开车不看路况,很容易出问题。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的经验,聊聊这三类投资品的风险怎么排,以及普通人怎么根据风险选适合自己的。
先从最基础的说起,股票的风险为什么通常最高?股票本质是买公司的所有权,公司经营得好股价涨,经营出问题股价跌,甚至可能退市。而且股价受太多因素影响:公司财报数据、行业政策变化、国际局势,甚至一条突发新闻都可能让股价上蹿下跳。比如前阵子有个行业政策调整,当天相关板块就跌了不少,这种短期波动对新手来说特别考验心态。
接着是基金。很多人觉得基金比股票安全”,这话不全对。基金分很多种,股票型基金主要买股票,风险其实和股票接近;混合型基金股票和债券都买,风险居中;债券型基金主要投债券,风险就低一些;还有货币基金,比如余额宝,基本没什么风险。所以基金的风险不能一概而论,得看它买了什么——底层资产是股票多还是债券多,这直接决定了它的波动幅度。
然后是债券。债券是借钱给发行人(公司或政府),到期还本付息,听起来稳,但也有风险。比如公司债,如果发行人财务出问题还不上钱,就是违约”,本金可能拿不回;还有利率风险,市场利率涨了,手里的老债券利息不如新债券,价格就可能跌。不过整体来说,国债和高信用等级的债券,风险还是比股票和股票型基金低很多。
这么一梳理,风险排序大概是: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债券(这里只说普遍情况,具体基金和债券还得看细节)。你可能会问,知道排序有什么用?当然有用,它能帮你匹配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比如你只能接受5%以内的波动,那就别碰股票和股票型基金;如果能承受20%的波动,股票和混合型基金可以考虑。
但光知道排序还不够,关键是怎么判断具体投资品的风险。拿股票来说,怎么知道这家公司最近有没有负面消息?行业政策会不会影响它?这时候信息就很重要了。我自己看股票时,每天都会刷一遍舆情动态,怕错过关键消息。不过全网消息太多,一条条看根本看不过来,后来用了希财舆情宝的AI舆情功能,才算省了心。它会把自选股的新闻、公告、研报这些消息实时汇总,AI直接分析每条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比如某公司发了业绩预告,它会解读营收增长是否符合预期”利润下滑是暂时的还是趋势性的”,还每天更新舆情评分,分数低的我就会多留个心眼。紧急消息公众号还会推送,有一次半夜出了个行业突发政策,我就是收到推送才及时调整了思路。
对债券投资者来说,发行人的财务健康度太重要了——公司财务不好,违约风险就高。以前我看财报要翻好几页,现在用舆情宝的财务AI评分,直接看分数就行,分数越高说明财务越健康,比如某债券发行人财务评分80多分,我就敢放心买;要是评分50分以下,就得谨慎了。这个功能对新手特别友好,不用自己算那些复杂的财务指标。
当然,不管选哪种投资品,分散投资都是降低风险的好办法——别把钱全投在一只股票或一类基金里。另外,如果你想试试用工具辅助判断风险,可以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有免费的舆情解析和舆情评分可以看,足够新手入门用了。要是觉得不够,再考虑开会员,具体价格小程序里有套餐介绍,反正投入不高,能帮你少踩坑就值了。
最后提醒一句,投资没有绝对的安全”,只有适合”。搞清楚风险排序,再用对工具辅助判断,才能在投资路上走得更稳。对了,想每天收到免费的市场动态和舆情提醒,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干货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