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PE公式怎么计算?股票市盈率计算方法详解

小肖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小肖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刚入市那几年,我总听老股民说“这只股票PE太高了,不能买”“那只PE低,安全”,当时一脸懵,PE到底是个啥?公式怎么算?高了好还是低了好?后来自己慢慢摸索,踩过不少因为没算对PE而选错股的坑,今天就把这些年总结的PE公式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经验,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

PE公式怎么计算?股票市盈率计算方法详解

先说最基础的,PE的全称是市盈率,简单说就是股价和每股收益的比率,公式其实不复杂。最常用的静态PE,公式是当前股价除以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每股收益。举个例子,比如某公司现在股价是50元,去年年报每股收益是5元,那静态PE就是50÷5=10倍。不过这里要注意,每股收益得看扣非后的,也就是扣除那些非经常性损益,比如卖资产的收益,不然算出来的PE可能虚低,这是我刚开始经常忽略的地方,后来吃了亏才记住。

然后是动态PE,这个就稍微复杂点,是用当前股价除以预估的未来每股收益。预估的数据从哪儿来呢?一般是券商研报里的预测,或者公司自己给的业绩指引。比如某公司现在股价还是50元,机构预测它今年每股收益能到6元,那动态PE就是50÷6≈8.33倍。但动态PE的问题在于,预测毕竟是预测,万一公司业绩不及预期,这个PE就不准了,所以我现在看动态PE都会结合机构的预测靠谱程度,这时候就会用到一些工具来汇总机构观点,省得自己一个个研报去翻。

还有个滚动PE,也叫TTM,这个是用当前股价除以前12个月的每股收益总和。打个比方,现在是2025年8月,那就是用2024年9月到2025年8月的每股收益加起来,再去除股价。这个好处是能反映最近12个月的真实盈利情况,比静态PE更及时,也比动态PE少了点预测的不确定性,我个人平时看这个比较多。

不过光会算公式还不够,PE高低真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你想啊,不同行业PE肯定不一样,比如科技股普遍PE高,因为大家看好未来 growth;银行股PE就低,因为增速相对稳定。还有周期股,在行业景气的时候,利润高,PE反而低,这时候可能是高点;行业低迷的时候,利润低,PE反而高,这时候可能是低点。这些都是我后来慢慢悟出来的,刚开始只看PE数字,买了所谓“低PE”的周期股,结果套了好久。

而且就算同一个行业,两家公司PE一样,背后的财务健康度、舆情消息可能天差地别。以前我对比两只股票的时候,得自己去翻财报、看新闻,把PE、净利润、负债率这些数据一个个列出来对比,眼睛都看花了,还容易漏掉关键信息。后来朋友推荐我用希财舆情宝的个股对比功能,才发现省了不少事。它能把几只股票的舆情评分、财务评分、PE这些指标都列出来,直观对比,不用自己手动整理,省下来的时间能多研究好几个公司。

说到PE,其实它只是判断估值的一个维度,还得看公司到底赚不赚钱,财务稳不稳定。我见过不少低PE的公司,结果一翻财报,应收账款一大堆,现金流很差,这种就属于“价值陷阱”。现在我看股票,会先用舆情宝的AI财报功能,它有个财务AI评分,直接告诉你公司财务健康度怎么样,评分高的公司,至少基本面出大问题的概率小一些。再结合它的AI估值,不光看PE,还综合了现金流、成长率这些因素,判断股票是高估还是低估,预期上涨空间有多少,对我们这种价值投资者来说,确实挺实用的。

可能有人会说,算PE、看财务、分析舆情,一套下来太麻烦了。说实话,以前我也觉得麻烦,直到用了工具才发现,效率能提升不少。希财舆情宝每天都有免费的额度,能看看舆情解析、研报评级这些基础功能,要是觉得好用,开个会员也花不了多少钱,对比自己踩错一次坑亏的钱,这点投入真不算什么。

总之,PE公式本身不难,难的是算对、用对,还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与其自己埋头算数据、翻报告,不如试试用工具辅助,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工具去做,咱们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投资逻辑上。对了,想体验的话,可以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都能免费看一些核心数据,试试总没错。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