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不少私信,都是刚接触股票的朋友问:“看K线图时,屏幕上红的绿的黄的线条一大堆,到底哪个代表什么?”说实话,我刚入市那两年,也被这些线条颜色搞得头大,甚至有次因为把5日均线和10日均线的颜色记混,误判了趋势,白白亏了点钱。今天就结合自己这些年的经验,把股市里常见线条的颜色和作用说清楚,新手朋友看完至少能少走半年弯路。
先从最基础的K线说起。A股市场里,K线本身的颜色最直观:红色代表当天股价上涨,收盘价高于开盘价;绿色则是下跌,收盘价低于开盘价。不过得注意,这里说的是“当天”,如果是前复权的K线,可能会有特殊情况,但新手阶段记住“红涨绿跌”基本够用。但千万别以为看到红色就冲进去,我见过太多人看到连续三根红线就追高,结果第二天一根大绿线套牢——K线颜色只是结果,背后的原因才更重要,比如是不是有突发消息、成交量有没有跟上,这些后面会说。
比K线更复杂的是均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MA线。打开任何交易软件,K线图上都会有几条不同颜色的曲线,比如白色、黄色、粉色,这些就是不同周期的均线。我用的软件里,默认5日均线是白色,10日均线是黄色,20日均线是粉色,60日均线是绿色,但这不是固定的——你在软件的“指标设置”里,能自己调整周期和对应的颜色。比如我习惯把20日均线设成蓝色,因为它是短期和中期趋势的分界,蓝色显眼,一眼就能看到股价有没有站上这条线。均线的颜色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周期:5日线代表最近5天的平均成本,10日线是10天,周期越长,线条越平缓,反映的趋势越稳定。比如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金叉),配合K线收红,通常是短期趋势转强的信号,但如果60日均线还是向下,说明中期趋势没改,这时候就得谨慎。
再说说技术指标里的线条,比如MACD、KDJ。MACD里有两条曲线(DIF和DEA)和柱状线,我用的软件DIF是白色,DEA是黄色,柱状线红色代表多头(上涨动能),绿色代表空头(下跌动能)。但新手别死记颜色,把鼠标放在线条上,软件会显示名称,比如“DIF:0.35”,这样就不会搞错。KDJ的K线、D线、J线颜色也不同,重点看数值区间,比如J线高于100可能超买,低于0可能超卖,颜色只是帮你区分三条线而已。我刚开始学技术分析时,总纠结“白色线是不是该上穿黄色线”,后来发现不如直接看指标数值和金叉死叉形态,颜色只是辅助工具。
不过,光靠线条颜色和技术指标,有时候会踩坑。去年有只股票,K线连续收红,5日线和10日线金叉,MACD柱状线也翻红,看起来是标准的上涨信号,我差点就入手了。但那天正好要用希财舆情宝查另一只股的舆情评分,顺手把这只也输了进去。在舆情报告的“股价异动原因”里,直接写着“公司公告获得政府补贴,但补贴金额仅占去年净利润的3%,属于非经常性损益”,技术面分析还提到“成交量未有效放大,短期均线偏离度较高”。原来这波红K线是靠小额补贴拉起来的,根本没持续动能,后来果然回调了。那时候我才真正明白,线条颜色是“果”,消息面和基本面才是“因”,只看颜色就像盲人摸象。
现在我每天看盘前,都会先打开希财舆情宝的“每日舆情报告”,里面不光有股价异动原因,还有技术面分析和业绩表现。比如前几天看到一只股的舆情评分从65分升到78分(红色向好),报告里说“分析师上调全年业绩预期,叠加行业政策利好,舆情情绪转暖”,再看K线图,5日线刚站稳10日线,这时候结合线条颜色和舆情评分,心里就有底了。对了,这个舆情报告每天有免费查看额度,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就能用,新手朋友可以试试,不用花钱就能看关键消息解读。
最后提醒几个细节:不同软件的线条颜色设置可能不一样,比如有的软件10日均线是紫色,有的是橙色,别被颜色困住,重点看周期和指标名称;另外,线条颜色要和成交量、换手率结合看,比如K线收红但成交量比前一天少一半,可能是上涨乏力,这时候红色线条就得打个问号。
其实股市线条的颜色就像交通信号灯,红色不一定能通行,绿色也不一定得停下,关键是看懂背后的“路况”——公司消息、行业趋势、资金动向。新手从记K线和均线颜色开始,慢慢结合指标和消息面,上手会快很多。如果觉得找消息太麻烦,希财舆情宝每天更新的舆情动态和评分,能帮你过滤无效信息,重点看“利好利空消息”和“股价异动原因”就行,每天免费额度足够用。对了,想收到紧急消息提醒的话,关注希财网公众号,重要舆情会直接推送到微信,和小程序配合着用,看盘效率能提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