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美国股市熔断5次:背后原因与投资者应对启示

高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高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整理美股历史数据时,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从1987年熔断机制正式设立到现在,美国股市一共触发过5次熔断。每次熔断背后都有复杂的市场逻辑,今天想结合自己这些年的投资经验,聊聊这些事件的共性,以及对咱们A股投资者有什么实际参考价值。

美国股市熔断5次:背后原因与投资者应对启示

先说说第一次熔断,1987年10月19日,也就是著名的“黑色星期一”。当天道指暴跌22.6%,直接触发熔断。后来复盘发现,当时主要是程序化交易扎堆、国际资本流动剧烈,加上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多种因素叠加导致恐慌性抛售。那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完善的信息传播渠道,普通投资者根本来不及反应,只能被动承受损失。

再往后就是2020年,这一年美股熔断了3次,间隔还特别近——3月9日因油价战和疫情扩散恐慌熔断一次,3月12日因疫情加剧引发流动性危机再熔断,3月16日又因疫情导致的经济停摆预期触发熔断三次。短短10天内三次熔断,当时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慌了神,有的急着割肉,有的盲目抄底,主要就是因为信息太多太杂,分不清哪些是短期冲击,哪些会影响长期走势。

最近一次熔断是2022年,但那次影响相对较小,更多是市场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应激反应。回顾这5次熔断,能明显看出共性规律:要么是突发外部冲击(比如疫情、油价战) ,要么是市场本身积累了大量风险(比如高估值、流动性收紧) ,加上恐慌情绪放大,最终触发极端行情,普通投资者如果缺乏有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很容易在这种时候做出非理性决策。说实话,这也是我后来参与开发希财舆情宝的初衷之一我们团队一直觉得,普通投资者最缺不是交易技巧,而是及时、准确的信息解读能力,以及冷静判断的工具支持,

就拿舆情监控来说,以前我每天要花两三个小时刷新闻研报,生怕错过重要消息,但还是经常漏掉关键信息。现在用希财舆情宝就省事很多,它能实时抓取全网的新闻公告、分析师观点,甚至连券商的最新研报都能汇总过来,最关键的一点,AI会直接给每条消息打上利好利空标签,还会分析对股价可能产生的影响。比如遇到类似2020年疫情这种突发消息,它会第一时间通过公众号推送提醒,我打开小程序就能看到详细解读,不用自己去猜消息的轻重缓急。

每天早上我都会习惯性看一眼自选股的舆情评分,这个分数是根据当天所有消息动态更新的,数值突然下跌往往意味着市场情绪转向,这时候就得提高警惕,看看舆情报告里的股价异动原因和技术面分析,判断是不是系统性风险来了。现在免费额度每天都刷新,看看评分报告完全够用,偶尔想深入研究某只股票,再看看会员套餐,投入成本不高,但能帮我避免因为消息滞后踩坑,这笔账算下来挺划算的。

除了风险预警,这些熔断事件还告诉我们:市场永远不缺黑天鹅,但应对方式可以更科学。比如2020年3月那几次熔断,如果能提前通过工具识别出疫情扩散→全球供应链中断→需求萎缩这个传导链条,就不会在恐慌中盲目操作。希财舆情宝的风口解读功能其实就是干这个的,遇到突发政策或者国际新闻,它会直接分析利好利空的板块,甚至把逻辑链条列出来,帮我们理清事件影响的路径,虽然这个功能需要会员权限,但对于想把握市场主线的朋友来说,还是挺实用的。

对了,想体验的朋友可以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解析和报告额度,不用下载APP,打开微信就能用。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紧急消息推送也很及时,毕竟投资这事儿,早一分钟知道关键信息,可能结果就完全不同。

最后想说,美股5次熔断是历史,但市场波动是常态。对咱们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预测黑天鹅什么时候来,不如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处理和风险应对体系。工具不是万能的,但能帮我们在复杂市场里少走弯路,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工具去做,自己就能腾出更多时间思考投资逻辑,这可能就是这些历史事件给我们最实在的启示吧。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AI炒股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