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研究股票的时候,我跟很多新手一样,盯着K线图看涨跌,却总忽略一个关键数据——成交量。后来慢慢发现,股价涨跌像表面的波浪,成交量才是底下的水流,水流大小直接决定波浪能掀多高、走多远。今天就聊聊我平时怎么看整个股市的成交量,以及怎么把这些数字变成有用的分析依据。
先说最直接的查看渠道吧。交易软件肯定是大家最先想到的,不管是同花顺、通达信还是券商自己的APP,打开大盘指数页面,一般在右上角或者K线图下方,都会有成交量的柱状图,红色代表上涨时的成交量,绿色是下跌时的。不过交易软件有个小麻烦,得先开户或者下载客户端,对偶尔看盘的人来说不够方便。
如果不想下载软件,财经网站其实更实用。我平时用电脑办公的时候,会直接打开希财网这类财经平台的首页,上面会实时显示大盘的成交量数据,包括当日总成交额、沪市深市分开的成交量,还能切换不同周期,比如看今天的分时成交量,或者过去一周、一个月的量能变化。手机端的话,很多财经APP像东方财富、雪球,首页也会有大盘概况,点进去就能看到成交量,好处是不用登录账号,随手点开就能看。
还有个更便捷的方式是交易所官网,上交所和深交所每天收盘后都会发布当日交易数据,包括总成交量、成交金额这些,数据最权威,但缺点是更新慢,只能看历史数据不能实时盯盘。我一般周末复盘的时候会去翻一下交易所的数据,确认一周的量能趋势。
光知道哪里看还不够,关键是怎么理解这些数字。说实话,刚开始我也犯过“只看数字大小”的错,觉得成交量越高越好。后来跟着老股民学习才明白,成交量得结合价格和位置看。比如股价在低位横盘很久,突然某天成交量放大,股价也跟着上涨,这可能是资金开始关注的信号;反过来,如果股价已经涨了很多,成交量突然放巨量但股价不涨,就得小心是不是资金在出货。
不过这里有个痛点,就是“成交量异动”的原因很难快速判断。比如某天整个股市成交量突然放大,是有什么政策出来了?还是某个行业板块带动的?新手光看数字根本摸不着头脑。我自己之前遇到这种情况,得手动去翻新闻、研报,费时不说,还经常漏掉关键信息。
直到今年用了希财网新出的希财舆情宝,这个问题才解决了。它的舆情报告里专门有“股价异动原因”分析,不光说技术面的量价变化,还会结合当天的利好利空消息、行业动态这些。比如前阵子有天下午成交量突然上来了,我点开舆情宝的当日舆情报告,里面直接写清楚“受XX政策影响,XX板块异动带动大盘成交量上升”,还分析了这个政策对市场情绪的影响,省了我到处查消息的功夫。
而且它每天有免费的舆情报告查看额度,不用花钱就能体验。像我这种偶尔需要分析量能背后原因的人,免费额度基本够用。如果想深入看更多细节,比如财务数据、机构观点这些,再考虑开会员也不迟,毕竟投资里,能用低成本搞清楚市场动向,比自己瞎猜要靠谱得多。
对了,除了看整个股市的成交量,分析个股的时候也得结合量能。希财舆情宝的个股舆情报告里,技术面分析部分会把成交量和股价走势结合起来看,比如“近期成交量温和放大,股价沿5日均线上涨,技术面呈强势”,对新手来说很直观。
最后说句实在话,成交量只是分析市场的一个工具,不能单独看。但找到一个能帮你快速把成交量和消息面、技术面串起来的工具,能少走很多弯路。想试试的朋友,可以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免费看看舆情报告,慢慢就知道怎么用成交量辅助自己判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