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市那时候,我真的在复权这件事上栽过跟头。记得有次看一只股票的K线,明明感觉趋势挺好,结果买入后才发现没调复权,K线图上那个大缺口根本不是真实下跌,而是除权造成的,白白浪费了时间还影响了判断。后来才明白,前复权和后复权虽然只是个设置问题,却可能直接影响对股票趋势的判断,尤其是选股的时候,选对复权方式太重要了。
先说说为啥要复权。股票会除权除息,比如分红、送股后,股价会突然“跳空”下跌一块,但这不是真的跌了,是因为股本变了或者分了红利,实际股东权益没减。这时候K线图就会出现一个大缺口,直接看的话,技术指标比如均线、MACD都会失真,趋势线也连不起来。复权就是把这些缺口“补”上,让K线图恢复连贯,这样才能真实反映股价的运行趋势。
那前复权和后复权到底有啥区别?前复权是把除权除息前的价格按比例往下调,让现在的价格保持不变,历史价格跟着变。比如一只股票10送10除权,除权前股价20元,除权后变成10元,前复权就会把除权前的价格都除以2,原来20元的K线点就显示成10元,这样现在的10元就能和历史价格连起来,趋势看着特别顺畅。我平时做短线或者看近期趋势的时候,基本都用前复权,因为能直观看到当前价格在整个趋势里的位置,支撑位、压力位也更准。
后复权正好相反,是把除权除息后的价格往上调,保持历史价格不变,现在的价格会变高。还是刚才的例子,10送10除权后股价10元,后复权会把除权后的价格乘以2,现在的股价就显示成20元,和除权前的价格衔接上。这种方式能看出如果一直持有,算上分红送股,股票真实的累计涨幅是多少。比如一只股票十年前10元,现在后复权价格100元,那就说明这十年实际涨了9倍,适合长期持股的人看公司的成长轨迹。
选股的时候到底用哪个?得看你的需求。如果是做短线,看日线、周线的趋势,想找买卖点,前复权肯定更合适,均线、成交量这些指标都能正常用,不会被缺口打断。要是做长线价值投资,想研究公司过去几年的真实收益情况,后复权更有用,能看到股价的“复权后真实涨幅”,结合公司的业绩增长,判断是不是真的有成长价值。
不过有个细节得注意,不同软件默认的复权方式可能不一样。有的软件默认前复权,有的可能默认不复权,甚至还有的默认后复权。我刚开始用不同软件看同一只股票,总觉得K线长得不一样,后来才发现是复权方式没统一闹的。所以选股前,最好先确认软件的复权设置,尤其是对比多只股票的时候,复权方式得一样,不然数据没可比性。
其实现在分析股票,光调对复权方式还不够,还得结合消息面、财务数据这些。我现在看股票时,除了得手动调复权方式观察趋势,还会用希财舆情宝辅助分析。它里面那个舆情报告就挺实用的,每天更新股票动态,技术面分析部分会结合复权后的K线走势,分析支撑压力位,省得我自己反复调参数。而且它能监控全网消息,要是有突发利好利空,公众号还会推送提醒,加上每天的舆情评分,可以帮我快速判断短期趋势会不会受消息影响,比单纯看K线靠谱多了。
另外,选股时经常需要对比几只股票,如果复权方式没统一,技术面数据就没法比。希财舆情宝的个股对比功能会自动统一复权方式展示技术面数据,可以直观看到不同股票的趋势差异,但具体的技术指标分析还是得自己结合复权后的K线来判断,工具只是辅助。
对了,这个工具现在有免费体验额度,每天能免费看几次舆情评分和舆情报告,刚开始用完全够。我当时就是先免费体验了一周,觉得舆情报告里的技术面分析和复权后趋势结合得挺到位,才考虑开通会员的。如果想试试,可以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都有免费额度刷新,不用花冤枉钱就能体验。
最后总结一下,选股时前复权和后复权没有绝对的好坏,短线看趋势用前复权,长线看收益用后复权,关键是根据自己的投资策略选对方式,同时记得统一不同股票的复权设置。当然,技术面只是选股的一部分,结合消息面、财务数据这些基本面分析,才能让决策更靠谱。希望这些经验能帮到刚入门的朋友,少踩点复权的坑。